在我成长的足迹里有过更小的足迹,于是他们习惯性地把我当做了可以咨询的对象,当做了可以指引的人,比如高考填志愿,毕业找工作等等。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问自己:那时的我是怎么走过来的。
当我们不知道怎么选择的时候,总希望有一个有过这样经历的人来帮助我们做出选择,内心也总以为这样的选择即便不是最好的但至少不会是错的。
以前因为经历太少,我总会把自己经历后的所谓经验转换成道理讲给那些问我问题的人,甚至内心还会生出一股迷之自信,我认为这样选择不会是错的,因为我亲身经历过。
可现在我才慢慢发现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可复制的,凭什么要用你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人生选择,当他们觉得纠结或者害怕的时候,也许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倾听,反问,给予支持。
6月正逢毕业季,不知不觉那个曾经躲在我课桌下的小女孩都参加完了高考。
高考结束的第二天我电话她,没问考题难不难,没问考的怎么样,只是听她说她的毕业聚会,她的毕业旅行计划。
分数出来后的那几天,她时不时会问我该选择哪个城市,选择哪个学校,选择什么专业。
我只问她喜欢做什么,自己想去哪里,如果选的专业与自己以后的工作完全不相关自己能接受吗,最后她给了我一个答案。
今天上午她很开心地告诉我志愿填好了,我给她发了一句:我支持你!
她居然给我回了“谢谢”两个字,心中不由生出一种道不出来的滋味,也许她需要的不过是这样一个支持,并不是一个别人的选择。
如果我从当前就业的角度或者企业分布的角度给了她建议,也只会让她更加纠结,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对她最好的,但我知道一个人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拥有。
泽是我大二暑假做家教时候认识的小孩,那年他高三,喜欢打篮球,喜欢唱粤语歌,我学会的第一首粤语歌就是他教的。
他们家就在学校附近,那个暑假经常去他家吃饭,然后给他补习数学和理综,最爱吃泽爷爷做的饭菜,泽爸爸做的腊香肠。
每次吃完饭,泽妈妈还会给我准备一袋零食带回宿舍,这样简单的情感对于在异乡读书的我而言难得的可贵。
毕业后也就再无交集,一直也没了联系,转眼泽也大学毕业了,自己一个人跑去了杭州,跑招聘会,投简历,找工作。
那天他突然微信问我在不在,然后发了一大串关于工作的事情,手上拿了几个offer,自己却纠结于选择,甚至纠结到失眠。
要么因为工资低了,要么担心自己做不好,要么就是觉得学不到东西……
他列举了很多自己的顾虑,我没有告诉他选择什么,只问他选择前害怕什么,选择后又害怕什么,我把自己毕业找工作的故事讲给他听,甚至告诉他,谁的开始不都是磕磕绊绊,但是因为磕磕绊绊才有了意义。
今天泽跟我说明天就正式去上班了,也许他仍然带着顾虑,但是他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后面的经历无论是泥泞还是坦途,他都能走出自己的样子。
成长最害怕的不是遍体鳞伤,是走完青春时光你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找回去的路,这比停滞不前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