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的好处不必多讲,发热小启动速度快抗震效果还不错。但是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在为笔记本更换硬盘的过程中始终有怕损坏的担心,不过等你读完了下面的文章,你会发现原来为笔记本更换固态硬盘是如此的简单。
找到硬盘的安装位置
对于很多新手而言,看着笔记本的底壳往往不知所措,硬盘究竟安装在哪个区域呢?如何才能找到硬盘并拆掉它呢?当然,不同的机型拆解方法不尽相同。
首先是笔记本底壳带有小盖板的机型,但是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带有小盖板的机型并不意味着硬盘区域就带有小盖板,如果没有的话仍然需要拆到整个底壳才能更换,如戴尔早期推出的Inspiron N4010,但是对于硬盘区域带有小盖板的机型而言,拆掉小盖板就能看到硬盘了,实际上很多机型底壳的小盖板上一般都会有硬盘、内存等图标,提示大家此盖板下方所对应的配件。
而对于采用一体机设计的笔记本而言,拆解的复杂程度也是因具体产品而言,如果是超极本拆掉底壳上的所有螺丝立马就能达到目的,但是对于非超极本而言,则需要涉及比较多的拆解步骤,笔者收集了相关的拆解技巧,限于篇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用手机扫描上方的二维码阅读。
硬盘安装方式知多少
完成了上面的步骤后,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笔记本硬盘了,拆解硬盘螺丝的过程相信不会难倒大家,但是对于硬盘固定方式各异的笔记本来说,要想从机身内部顺利拆掉硬盘还是得了解硬盘不同的固定方式,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且不会损坏硬盘接口。
第一种:传统固定方式
拆解难度:★★
这代表的是最传统的硬盘固定方式,硬盘固定在金属托架内部,而托架则借助四颗螺丝固定在机身上,这样的固定方式非常容易拆解,拆掉固定托架的四颗螺丝后,将硬盘朝着与SATA硬盘接口相反的方向平移,然后拉着硬盘的提手向上发力就能将其从机身内部的硬盘仓中分离出来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机型固定硬盘的螺丝和固定硬盘小盖板的螺丝是共用的,这也就是说我们在拆固定硬盘螺丝的时候不一定有4颗,可能会少于此数字,大家对此需要有清晰的了解。
提醒:拆掉硬盘上的全部固定螺丝后水平方向平移硬盘
提醒:从这张图可以很容易看出硬盘尾部和机身之间留有空隙
提醒:
这款机型尾端的两颗固定螺丝是和盖板共用的,拆解硬盘时只需要拆掉两颗螺丝即可
第二种:抽屉式固定方式
拆解难度:★
采用这种固定方式的机型并不是太多,主要集中在一些商务机型中,尤其在联想ThinkPad笔记本上比较常见。这种机型的拆解非常容易,完全不涉及任何机身或外壳的拆解,用户只需要在机身侧边缘找到硬盘仓挡板,拆掉其对应底部1~2颗固定螺丝,如果此时大家仍然无法轻松拆到此挡板,不妨朝着底壳的方向垂直平移挡板或者可以达到目的。因为有些机型为了加固挡板边缘还设计有滑槽,硬扣挡板是拆不掉的。
取掉挡板后,用手扣住硬盘边缘露出的部分塑料拉手并将其完全拉出,然后拉住固定在硬盘上的塑料拉手,将硬盘从硬盘仓中完全拉出即可。
第三种:带滑轨的硬盘固定方式
拆解难度:★★★
采用此类固定方式的机型并不是太多,因为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硬盘以及托架所占用的厚度,这些机型一般会在硬盘托架上做文章,如托架一侧带有2个卡扣,借助硬盘仓边缘的特殊设计卡住硬盘,而另外一侧的托架固定支架则采用下沉式设计。
此类硬盘的拆解方式和第一种略有差异,拆掉螺丝后同样需要平移硬盘,只是需要移动到机身托架卡扣滑轨的缺口位置,然后将其拉出即可,而不是如第一种那样没有太多的位置限定。
提醒:从硬盘托架的设计方式上就能看出固定方式上的差别(上),下图为传统固定方式的设计
第四种:带连接线的固定方式
拆解难度:★★
此类设计目前在越来越多的机型上开始流行,这主要得益于在笔记本上出现的瘦身趋势有关,因为机身内部设计非常紧凑,导致硬盘仓的空间十分有限,此时设计人员不可能如第一种机型那样预留将硬盘从SATA接口平移出来的空隙,但是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这样的空隙,硬盘是无法安装和拆卸的,强行操作还可能拉坏接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记本设计人员设计除了连接线,即通过一根连接线连接硬盘和主板,当用户将硬盘从硬盘仓取出后会发现有一根连接线,拆解时我们只需要按照正常的步骤操作拆掉螺丝和从硬盘仓取出硬盘,然后断开连接线和硬盘的连接就可以了。
提醒:从硬盘仓取出硬盘时要小心,避免用力过猛拉拽了连接线
第五种:采用小盖板限位装置固定硬盘
拆解难度:★
采用此类设计的机型不是很常见,虽然没有任何的固定螺丝,但是这些机型在设计时仍然巧妙地在硬盘小盖板背面设计限位装置,当小盖板盖在硬盘上时,小盖板的限位装置就会将硬盘牢固地固定在硬盘仓内,但是这种设计因为在可靠性方面远不及上面四种固定方式。虽然这种固定硬盘的拆解方式不多了,拆解也很容易,但是其作为固定硬盘的一种方式,我们仍然想在这里提供给大家参考。
提醒:多个位置设计有限位装置,可靠度比较有保障
换装固态硬盘三步曲
如果按照上面的思路,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把带有硬盘托架的硬盘从硬盘仓中取出。在更换硬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机型之前所使用的硬盘厚度,是9.5mm、9mm或者是7mm,目前根据机身厚度和容量的差异,常见的硬盘厚度有9.5mm和7mm,而市售的固态硬盘厚度同样有这两种规格上的差别,所以我们在选购固态硬盘时,必须购买厚度和原有机械硬盘相同的产品。选购好固态硬盘后,下面就开始更换掉机械硬盘了。
第一步:拆掉硬盘托架
拆到硬盘边缘的固定螺丝,一般有四颗。如果硬盘带有橡胶减震垫或者透明的绝缘塑料膜,需要先取掉它们。另外在将硬盘从硬盘托架取出来之前,记住硬盘的正面还是背面和托架相邻,硬盘接口相对托架的朝向,这样做不至于在下一步的操作中安装托架和硬盘的方向,使得硬盘无法安装进机身。
第二步:安装固态硬盘
将机械硬盘从硬盘托架取出,并按照上面记录的正确位置安装好固态硬盘和硬盘托架,并及时固定好硬盘边缘的螺丝,同时还原橡胶减震垫或者绝缘薄膜。
第三步:安装固态硬盘
将安装好硬盘的硬盘托架安放进机身并固定好螺丝即可。
系统重装还是迁移?
最后,很多新手朋友还有一个疑惑就是:系统怎么办?是迁移还是重装?系统迁移可以保留原来的系统以及已经安装的各种软件,当然也可以重装,还原一个更纯净的系统,那如何重装,又如何迁移?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笔记本在加装、升级固态硬盘时会遇到的几种情况。
加装/升级固态硬盘的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笔记本只有一个硬盘位,比如一些相对较老产品只有一个机械硬盘位,而近些年的一些超轻薄的产品可能只有一个M.2固态硬盘位,这些产品在更换或者升级固态硬盘时,就只能把原来的硬盘拆除更换。
第二种情况是,笔记本有2个或2个以上的硬盘位,但是都已经被占用,没有空闲的。比如近些年的很多笔记本都标配了一个128GM.2固态硬盘和一个1T的机械硬盘。想要升级更大容量或更快速度固态硬盘,只能把原来的拆除。
第三种情况,笔记本有2个或2个以上的硬盘位,且有空闲的插槽。比如一些产品虽然只标配了一个机械硬盘,但是预留了M.2固态硬盘位,我们可以直接加装,包括一些老的笔记本虽然没有固态硬盘位,但是有光驱,我们可以将光驱拆除,在光驱位加装固态硬盘位。
通过以上的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第三种情况最简单,安装好新的的固态硬盘后,我们可以直接将系统通过软件迁移到的新的硬盘上,但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我们往往要把原来的系统盘拆掉,那难道只能重装的了吗?
其实第一种情况,只有一个硬盘位,我们可以通过购买移动硬盘盒或者转接线将新的固态硬盘接驳到USB接口上进行系统迁移,然后再将原来的硬盘拆除更换。
而像第二种情况,有多个硬盘位,但没有空闲的,我们也可以使用硬盘盒进行迁移,另外还可以通过二次迁移解决,就是将老固态硬盘的中系统转移到机械硬盘中,然后再从机械硬盘中转移到新的固态硬盘中。当然如果是重做系统的话,就没有这些复杂的情况了,下面我们就来实例操作一下,首先看系统迁移。
★系统迁移
首先下载并安装系统迁移软件,部分固态硬盘会自带迁移软件,但是只适用于自家的产品。我们使用的是第三方《分区助手》这款软件,大家可以自行到官网下载(www.disktool.cn),安装完成后。
首先将系统盘(C盘)进行清理,删除无用文件,卸载一些无用软件,将冷数据转移到其他盘符。那目的就是为系统盘瘦身,所谓的系统迁移,简单说就是的把系统盘(C盘)整个复制到新的SDD上,当然绝对不是简单的拷贝,不然我们直接复制粘贴就好,就不要费劲迁移了。所以最起码要让C盘的文件大小小于新固态的容量,总不可能把200G的文件写进128G固态吧。
安装或接入新的的固态硬盘后,在我的电脑中并不会看到盘符,因为还未初始化,我们可以在磁盘管理中看到新硬盘,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直接打开分区助手,就可以看到我们新安装的固态硬盘。
点击左侧向导中的迁移系统到固态硬盘,根据提示操作,选择迁移目标盘,也就是新安装的固态硬盘,点击下一步,调整分区大小,由于我们安装是128G的固态,所以直接使用全部空间作为系统盘,不再分区。
点击下一步,这里可以看到一个注意提示。它说明意思是,完成迁移后,一般我们在BIOS中将新安装的固态设置为启动盘就可以了,但是有少数机器即使更改了启动选项,依然会从老硬盘引导启动,这时我们可以先将老硬盘拆除掉,让机器从新硬盘启动一次或者几次,再将老硬盘装回就可以了。
点击完成,可以看到新硬盘从未分配变为了系统,但是这时并没有完成系统的迁移,注意看软件的左上角,需要点击提交来完成操作,当然也可以点击放弃或撤销重新操作。确认无误点击提交,根据提示操作即可。随后电脑会自动重新,真正进入系统迁移的过程,等待一段时间后,迁移完成电脑自动重启。由于没有更改启动项,电脑还是会从老硬盘启动,手动再次重启更改BIOS中的启动盘就可以了。
如果出现依然从老硬盘引导启动的情况,可以像刚才我们说到的,将老硬盘拆除,从新硬盘启动几次,再将老硬盘装回即可。那老硬盘的中系统依然是存在的,你可以删除也可以保留,我建议是保留,万一哪天新硬盘或系统出问题,还可以从老硬盘启动。
另外关于二次迁移,就是刚开始说到第二种情况,将系统从老固态转移到老机械,再从老机械转移到新固态。在从老固态转移到老机械时要注意,提前在老机械中清理出一个盘符,在分区助手中将这个分区删除变为未分配空间,再将系统转移到该空间中。如果不制造出一个未分配空间,直接转移移动到已有分区中,分区助手会将整个机械硬盘格式化,所有数据都会丢失。这点一定要注意,分区助手在相关操作中也会给予提示。
关于系统迁移大家可能还有两个疑问,一个是是否4K对齐,经过多次迁移的经验呢,迁移后是已经4K对齐过的,如果你不放心的话,可以下载个软件自己查看一下。另外一个是原来的正版系统是否还能保留?答案也是肯定的。那除了系统迁移外,我们也可以重装系统,而且重装可以还你一个更纯净不臃肿的系统体验,你我们就用Win10为例做一个简单的实例演示。
★重装系统
首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准备一个U盘,容量要8G及以上,如果U盘中有重要的文件,事先备份一下,待会U盘中的文件会被清除。然后看一下你电脑原有正版系统是哪个版本的,是家庭版?专业版或其它,一般64位家庭版居多。
对与WIN10来说,只要版本相同,即使重装依然是正版系统,因为激活信息是在主板上的。更换硬盘不影响激活,联网会自动激活。然后最好下载一个网卡驱动备用,WIN10对一小部分机型的网卡可能没有内置默认驱动。那只要网卡能用,能上网,其它硬件驱动的缺失都不怕。
在微软官网可以找到一个官方正版WIN10下载工具,“MediaCreationTools”(下载地址:www.microsoft.com/zh-cn/software-download/windows10),下载打开进入引导程序,选择为另一台电脑创建安装介质,选择跟你的正版系统相同的语言、体系结构和版本,在选择使用介质界面选择U盘,接下来引导程序会自动下载WIN10及创建U盘启动盘。完成后会显示你的U盘准备就绪。
重启电脑,在BIOS中选择U盘引导启动,接下来的操作跟着引导程序就可以了,遇到输入系统激活密匙的界面直接跳过就可以了,在安装盘符选择界面,选择新安装的固态硬盘,创建分区,同样因为只是128G固态创建一个分区就可以了,点击下一步,进入安装阶段,等待几分钟后,安装完成电脑重启。
在BIOS中选择新装的固态启动,电脑会进入类似新电脑第一开机时WIN10的设置画面,根据提示操作进入桌面即可不再赘述。联网后在的电脑、属性中可以看到系统是已激活状态。另外通过相关的软件可以看到,固态硬盘也已经是4K对齐的状态。
这样安装的系统就是纯净的WIN10系统,接下来就可以自行安装你需要的各种应用软件和程序了。好了,以上就是系统迁移和系统重装的常规操作,希望对我们的萌新朋友有所帮助,当然不同品牌、不同机型在操作中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比如像BIOS中启动选项的设置等问题,就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机型及遇到的实际情况自行去查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