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上在家门口等公交车,遇见一位高中同学,寒暄中说着多年未见,平时忙,年底的同学聚会也没意思都懒得去。这句话被和我一起等车的邻居老大爷听到,他看了我俩一眼,很不认同地反驳我们:同学聚会多有意思啊?你们这些小年轻真是不懂得珍惜感情。我都快60岁了,现在每年都参加同学聚会从不缺席,同学中有个关系特别好的,一说参加同学聚会就各种搪塞没时间,说在工地上做一天小工可以赚近200块,耽误不得。我总会抱怨他,哎,比起重要的同学聚会,一天赚两百块钱算什么,钱什么时候不能挣,非得同学聚会那天挣吗?真是守财奴一个,小时候就抠门,到如今还抠。
老大爷说完一脸自信地看着我俩,就等着我俩接话了,我们什么也没说。老人唉声叹气了一声,车来了。我和同学两人默默地上了车,聊起工作、聊起生活。但绝口不提同学聚会这档子事了。因为,我们但凡是谈起,老人绝对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下了车,同学忍不住抱怨:哎,现在的老人其貌不扬,可真是活得还挺自信,管的也多。什么一天赚两百块钱算什么,我辛辛苦苦上班一天还赚不到两百块呢。他倒好两百块还看不上。他是一天赚多少万的土豪吗?我笑了一下,很笃定地说,对呀,他确实是土豪。
老人具体姓什么叫什么我不详,他家的房子看上去和一般家庭无异。曾经有一次我在他家门口闻到浓烈到让人无法忍受的香水味。我便随口跟一旁的老公抱怨:谁啊擦的什么劣质香水,难闻死了。当时的我,刚结婚搬到这里,对此地此人不熟,这句话一出便被老公鄙视一番,说我没品味,人用的香奈儿、迪奥你还说人用劣质香水。你知道这家人是干啥的吗?那XX厂就是他家开的。没听过这人,但XX厂可是大名鼎鼎。后来,我才发现他家门口经常停着宝马、保时捷等各种豪车,果然是一货真价实的土豪家庭。
所以比起同学的吃惊我并不奇怪老人为何会如此自信又意兴盎然地跟我们聊起同学聚会,而且还一个劲地鄙视他那为了两百块就不来参加同学聚会的同学。他是土豪,在他眼里两百块的确不算什么,可能只够买几斤水果。而他同学呢,却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那两百块可能是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他们处在不同的生活层次。所以,土豪老人没办法理解那穷苦同学生活的困窘。觉得非得赶在同学聚会那天赚钱就是很矫情。仅仅是对于两百块钱的态度,就折射出了不同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对金钱的不同观点。
富贵老人理解不了两百块如何能与一个同学聚会相比。在他眼里一场热闹而温情的同学聚会的价值绝对比两百块的价值高。而在那个同学眼里,同学聚会算什么,谁爱参加谁参加,他得忙着养家糊口呢。原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何以能对同一事物表现出相同的看法呢。
但富贵老人对贫苦同学的那句话以及评价,却是一种自我优越感爆棚后对老人一个普通选择行为的恶意伤害。同学聚会可去可不去,这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富贵老人不能把同学聚会这件小事牵扯到爱财、抠门关乎人的品质这个点上来。用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去否定贫穷老人努力赚钱的行为。
也许只是随口的一句话,但伤到的却是贫穷老人一辈子努力维护的自尊心。在他看来自己做小工或许没什么可耻,但是被富贵老人这样一说,自己就忒没面子了。他很可能再也不会出现在同学聚会上,甚至连见到富贵老人都会躲着走。
有时候,你只是无心的一句话,伤到的却是别人岌岌可危的自尊心。你主观臆断的随意点评,却是对别人努力生活的全盘否定。即使你有优越感,你觉得你的话有理了,可你却从未想过因为你的这句话从别人带来多大的伤害,这是明目张胆地对言语暴力,在炫耀优越感的同时,却从未想过,别人不偷不抢努力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可耻,你有钱是了不起,但有钱不能成为你否定别人行为的理由。
2
大学的时候,宿舍几个女生一起去通宵唱K,经过了一夜扯着嗓子酣畅淋漓的呐喊,都累得精疲力竭。于是早上六点钟就找地儿吃早饭。那时候能找到的就是麦当劳。同行中有一个家境不太好的女生叫荷香,从来没有去过肯德基、麦当劳这种地方。她不知道点什么,于是就要了自己最想尝试的咖啡和汉堡。
面对服务员递过来的咖啡和汉堡,荷香有些束手无策,她不知道吸管怎么插,还有附带的奶包和糖包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看着别的同学都在慢慢悠悠地喝着豆浆和牛奶,只有她一个人要了咖啡。她犹豫了很久,就自己揭开盖子尝了一口,大概是太苦了,刚入口,就差点一口全喷出来。面对着我们投过来的诧异目光,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有些尴尬地说,哎,怎么这么苦,早知道就不点了。离她最近的那个女生正准备告诉她将旁边的奶包和糖包加进咖啡里。不料。这时出现了一个无比尖利的声音:咖啡都没喝过就不要装小资了,寒碜的很。刚才还一脸尴尬未消的荷香,此时的脸红的像猪肝一般的难看。她低下头,什么也没说,默默地啃着那块在她看来价格昂贵到够她吃一周早餐的汉堡。面对着那位同学的讥笑,荷香选择了沉默,但我们发现她的眼眶已经湿润了,她强忍着啃完那个汉堡就一个人默默地走了。
本来一场很好的聚会,就因为那个同学的一句话,让荷香下不来台,也让我们意兴阑珊。每每回忆起这次聚会,都觉得那位同学的话像刺一样插在心里。再好的回忆也因为这句话而变得不愿再想起。
那位同学是荷香的室友,已出国留学,这次是回来休假,就请了宿舍女生一起玩。她因为家庭条件好,就变着花样地展示着自己的优越感,而荷香就是她最喜欢攻击的对象。
荷香家里条件差,只能买地摊货。可是有些地摊货总是会印着大牌的LOGO,而荷香根本就不懂那些LOGO。碰巧被那位女同学撞见,她总会冷嘲热讽地来一句,哟,不是还在勤工俭学吗?都穿名牌了。荷香听到这些话就再也不穿那件衣服。尽管那花去了她两个周末的家教费。
有一次,荷香穿了一件在批发市场买的一条ELAND的短裤,样子倒与正品没啥区别。只是洗了几水之后,黑裤子全泛白了。这时候,那位女生看到荷香身上的黑白不清的裤子,又是一顿的嘲讽,我高中时候经常穿这个牌子的衣服,我有一条和你一模一样的裤子,你如果想要,我可以送给你。荷香这次没再沉默,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穿什么,都是我自己挣的。
后来的荷香,连在机房上个网都不忘打开网页了解一下各种品牌的LOGO,她说记下一些牌子,不是为买它们,而是怕再次碰到那些地摊货上印着的打牌LOGO,自己可以避而不买。
每次,荷香和我们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都觉得大学的这位室友对自己而言真是一个噩梦,她无处不在地展示着自己的优越感,还变着法地用言语上贬低荷香。让荷香做什么,在那个人看来都是无比LOW的乡巴佬行为。荷香说自己上这个学很不容易,在整个村子里都是一个骄傲。可是,没想到到了大学却到遭受到同宿舍女生这样的对待。她说说无妨,过足了嘴瘾,却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对荷香造成了多大的伤害。本就脆弱敏感的荷香因为她时常言语的刺激,变得更加沉默与小心翼翼。她说大学四年,除了学习和兼职,她还努力去学各种的礼仪知识和人际交往知识。为的就是有一天自己走出大学校园,也可以是一副大方庄重、优雅从容的大家闺秀的样子,而不是同学眼中那个怯懦胆小、什么都不懂的村姑。
大学过完了,荷香和那位女生早已分道扬镳,可是荷香心理所受的伤害也许这辈子都无法痊愈。如果她当时知道设身处地地为荷香着想,少一些言语上的耻笑与攻击,那样荷香的大学生活也会多很多快乐。有时候,你只顾着展示你自己的优越感,话说出口却不计后果,却不料那位听话者却要一生活在你的贬低与谴责里,永远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3
我们的身边真的不乏那些自视有优越感的人,他们除了在外表上不停地展示外,也在言语上不遗余力地以贬低对方来获取自我的肯定,让别人乐的沸腾的心突遭一盆冷水,瞬间兴致全无。
A同学按揭买了房子,在个人主页上发几张暖窝的照片,大家纷纷点赞祝福,却有个家境很好的同学在评论里冷不丁来一句:什么装修风格,看着一点品味都没有。A同学的大好心情顿时全无,那房子可是他毕生心血,房子装修还借了外债。却被那住着豪宅的同学批评没品味。也确实,品味有时候的确可以用钱堆出来。可是,他不能仗着自己有钱就否定别人的劳动成果。
B同学在520的时候秀了一下恩爱,妆容精致手捧一大束的玫瑰,大家都夸B同学幸福有人疼。却有人在评论里酸溜溜地说,哎,你看你还是那么黑,鱼尾纹也越来越厉害。说这话的人是一白富美,肤白胜雪,还一天N张面膜贴着。所以,她瞧不上B同学的皮肤,更瞧不上B同学秀恩爱。总觉得这样说一下,可以让大家想起更加貌美的她。可是,B同学看到,连拉黑她的心都有。
S同学千辛万苦考上了体制内,来报到没几天就被负责人事的大姐很不屑地来了一句,听说你考了四次才考上?我女儿去年没毕业就考上了,但要读研就放弃了。S同学一听瞬间差点晕倒。她就算考个十年八年,那也是自己在默默努力,碍着那人什么事了?仗着自己女孩优秀,损人就得这么直接吗?
你的优越感没有赋予你言语伤害别人的权利,上天已经赋予你优于常人,你就要在言语上保持谦逊的态度,让你看起来不仅外在有逼格,内在也棒棒哒。你有优越感是了不起,但不能见人就喷。言语的攻击致胜只会让你看起来更LOW,要完美还得内外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