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了张老照片,蹭热度,今天再发些新照片吧!
事情是这样的:北厍三姐妹常常想起两年前平老师给拍的一组照片,很想再次邀请平老师拍照做影集。
哪天呢?
要不就今天吧!
今天?已经快10点钟了,上午还来得及?
那就吃过中饭去吧!
姐妹间的对话结束,我马上联系平老师,问他有没有时间帮我们拍照?回说,随时随地都行!
午饭过后,我和舒庭从吴江打的到黎里,晓红从北厍开车过去,大家相约在"黎新桥"见面。
一点钟,我们到达的时候,平老师已经在等候。
图片发自简书App
摄影师平老师是我的高中老师,黎里人,退休后,每天穿着"吴江拍记队"的马夹,奔走在古镇的大街小巷,热心为游客做向导,并用镜头记录下黎里古镇开发保护的点点滴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拍照需要背景作映衬,平老师带我们去"南社通讯处旧址"。
我一直以为查老师所在的"双凤楼"就是"南社通讯处旧址",其实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里面别有洞天。据说,柳亚子12岁随父母离开北厍大胜迁居黎里,最早就住在这里,南社创办后的一些活动也在此地进行。N年后,他家才搬到现在的"柳亚子纪念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平老师在前面领路,物色好的景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走进"双凤楼",上楼拍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花园里,临水假山旁,姐妹俩先来个合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平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拍照的道具一一《诗经》,说这样才有读书人的腔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临街店铺的楼上,推开窗户的瞬间。平老师在楼下往上拍。河对岸的一群摄影爱好者正在寻找最佳拍摄点,看到我们便大声招呼:"别离开","每来一次"⋯⋯
无意间,我们成了他们的模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弄堂,石桥都是古镇的特色,必须走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平老师临时接到任务,两点半去古镇旅游公司拍摄党建工作会议。
我们的摆拍就此结束,随即去友人的办公室喝茶。
平老师说,下次再拍,换些色彩亮丽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