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时间记录是从李笑来老师的《财务自由之路》课程,当时的我不以为然,觉得只是简单的记录时间的开销意义不大,然而正如笑来老师所说很多时候只是自己在想当然的认为,并没有深入的思考,更没有具体的实践。直到最近一段时间,3组的李宛霖同学发起的时间记录比赛,我参与其中发现很多同学已经在时间记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极大地提升了个人成长的速度,我才发现如果这次自己不行动就会错过一个成长的机会,通过阅读刘桢同学的文章《我终于辜负了所有人的希望,学会与时间做朋友》,对于时间记录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刘桢同学在文章中详细的介绍了他在时间记录方面走过的一些弯路,经过不断地试错,终于学会如何记录时间,真正的学会了和时间做朋友。笑来老师和刘桢同学都提到一本书籍就是《奇特的一生》,我也刚买过来,通过阅读附赠的一本《如何阅读奇特的一生》已经收获良多。
为什么要记录时间?
做什么事情,最先要问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如果你不弄清楚一件事情的意义所在,想要坚持下去其实很难。 柳比歇夫记录坚持56年如一日的记录时间开销,时间记录的习惯已经变成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记录时间的格式只有时间-事件-花费时间,没有任何的评论,只是忠实的记录时间开销本身。通过记录时间,柳比歇夫最终培养了自己感知时间的能力,即使不看时间,他也能准确的预计自己的时间开销;同时通过对时间记录的分析,柳比歇夫统计了他在每件事情上花费的时间,使得他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高效工作能力以及具体到每件事情上花费的时间。因此,我认为记录时间好处有三个:第一、增强自我感知时间的能力;第二、更好的了解自己高效工作的能力;第三、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注意力资源分配。
时间记录的三阶段
任何一个习惯的养成都非一日之功,时间记录因为违背人的本性,要想坚持更是难上加难,我在时间记录方面就时常中断,如能坚持必定受益匪浅。
时间记录具体可以经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记录,时常中断。新手在记录时间时,经常会忘记记录时间,不要寄希望于自己的记忆,很多时候记忆并不准确,最好的办法是借助于工具,工具的优劣因人而异,有些人习惯用手机APP,有些人喜欢笔和纸,工具本身的选择在于个人的适应性。做任何事情一开始肯定存在各种的不适,但是无论如何你要坚持一段时间,不然你会错失享受时间记录的好处。
第二阶段:可以坚持,存在焦虑。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基本能够坚持时间记录,但是时常会感到有所焦虑,你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和想象中的自己完全不同,也许你认为你一天工作8小时,高效工作时间起码有5个小时,然而时间统计你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在高效工作,其他时间不经意间浪费在玩手机、聊天、看新闻等琐事上,你会因为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而倍感焦虑,甚至会抵触时间记录。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对时间记录进行分析统计,找到工作低效的原因,分析注意力资源的分配,通过合理的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和注意力资源管理来实现自我改变。
第三阶段:养成习惯,受益匪浅。随着时间记录的时间增长,你会发现你慢慢具备了一项超能力-感知时间的能力,你能够准确的估计你花费在很多工作上的时间消耗,时间利用效率更高。你会慢慢的了解时间这个朋友,更好的和时间相处,获得更高的成长速度。
如何记录时间?
时间记录因人而异,没有一个万能的模板能够适用于所有人,但有些原则你可以在打造自己的时间记录模式上加以借鉴。
第一、及时准确的记录时间开销。记录时间的基本要求就是准确,误差最好不超过15分钟,这样才能反应时间记录的真实情况;不要几件事情做好后一起记录,而要一件事情完成后就及时加以记录。
第二、制定目标和时间计划,分析执行/计划的差别。计划就像是沙滩上的画,但是目标却像远处的灯塔,计划可以随时调整,但是目标却必须坚持。通过时间计划,一开始你会发现实际执行和计划的差别很大,但是不要放弃,制定计划的目的就在于排除盲目性,更好的利用时间,通过记录时间,感知和掌控时间的能力增强,这种差别会越来越小。
第三、学会分类及统计分析时间开销。记录的数据只有通过有效的分析,才能为自己提供有益的参考。分析之前要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很多,第一种是时间投资法,把时间分为投资、消费、消耗和浪费,其要义在于统计投资时间,即投资未来的时间;第二种,生命轮统计法,对应人类的八种需求,家庭、人际、事业、财富、健康、心智成长、灵性、贡献,时间分配的最佳状态是均衡,这个均衡不仅仅是投入时间的均衡,更重要的是评估结果的均衡;第三种是输入输出法,输入就是接受和学习各种外界知识和信息,输出是分享自己的信息,写作等,通过输入输出的统计调整两者的比例,已达到更好的时间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