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由于在校期间缺乏求职意识,没有机会通过社会实践来磨练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喜好,因此就缺乏了前进的方向,导致在求职的过程中非常盲目和被动。考研失败后通过春招匆匆签下了一个自己不了解的工作、毕业后上岗两个月,越发觉得这份工作不是我想要的,而我想要的它给不了,因此,整理了自己有关求职的一些心得感悟,希望小伙伴们能够吸取我的经验教训。
工作的意义
1.先生存,后生活质量
工作之后,当然就不应该再向家里伸手要钱啦,吃穿住行、吃喝玩乐,自己能够覆盖起来,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7月11日是我去公司报到的日子,而8月15日是办理好工资卡后收到的第一笔工资的日子,虽然不足两千块,但这一笔钱带来的成就感很不一般。因为从那天起,我要开始证明自己开始慢慢应对生活啦!
目前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如下——年内有一间自己可以独居的小房间,距离上班地点路程不超过30分钟,房间内部必备小床一张、书桌和书架、小衣柜、少量的餐具等,书籍、文具放在我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干净整洁即可。而这些,都要涵盖在我的个人工资范围内,慢慢来。
2.要成长,也要独当一面
刚刚上岗的时候,周遭的一切都是新的,我全神贯注,学习着如何将职责范围内的打理好,如何与其他伙伴对接,同其他部门的人打交道,以及与不同的领导沟通……我会给自己出一个问题,再去想答案(这部分会在下面介绍),无论懂不懂,我都会去逼迫自己去想一想。
我觉得成长,需要工作能力和技巧上的积累,只要踏踏实实做,假以时日,必然能够提升。此外,还需要让脑充分的运动(画重点——不会思考的大脑,和豆腐脑有什么分别?)!毕竟,前者的积累在【量变】层面会非常显著,但是要突破和精益求精,都是需要用脑去思考的。我坚持认为,思考多一点,生活会变得不同一些。
工作与兴趣的抉择
我将下一份工作定位在“新媒体运营”领域。在我的理解中,新媒体运营=传播*分享*好东西,它很满足我想要时刻学习,又不甘于寂寞的态度。
而我定位在此,是有一定脉络可以溯踪的——
其实早在大一(2012年),我参加了一个校外的社会公益组织,那时候就在其新媒体运营部中学习,负责微博、人人等社交媒体的更新,那时候大概就种下了一个种子,关于网络传播与分享的。
在今年的三月,我开始尝试不定期做手帐方面的分享,放到新浪微博上,借助一些较为知名的手帐博主,获得了一些关注。四月下旬,我萌生了申请微信公众号的念头,当时其实没有想很多,就是想要继续分享我的个人心得体会,一眨眼,就过了将近五个月。这五个月中,微信公众号共计分享文章25篇以上,数量不算太多,模式和风格也都在摸索,但是就这样坚持下来了,回过头来这一路,觉得非常值得。
我学到了非常多的内容,包括排版、滤镜、利用工具APP、AI、PS等软件的使用、表达能力等,同时见识了分享所带来的强大力量,并且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让我对互联网的力量更加着迷,本来打算作为生活业余的重要内容,可由于第一份工作带来的不满足感越来越高,我决定加速行动,向自己心仪的领域靠近。
工作的必备要素
在这里还是有必要提一下我的第一份工作,某大型主题公园管培生。当时签约的背景是考研失败,基本没有工作经验和面试方向的我,和朋友一起参加了这家公司的校招,后来顺利通过了几轮面试,让我觉得非常有自信。
而我其实并没有问清楚这个公司到底做什么?管培生到底会去那些部门和岗位?以及这些岗位究竟做些什么?当然薪酬福利的细节就更不用提。
直到真正上岗后,和万万千千初上岗位的人一样,发现很多事情和自己原先想当然的内容不一样,另外,工作的内容实在不喜欢,而自己业余生活的读书、学习、分享等内容因为各种原因基本全部处于停滞状态,我的不满情绪基本到达了顶点,因此,这促使了我思考自己职业需求、规划。
这里,我总结了【工作】对我个人来说【最重要因素】——
思考(脑活跃)、发展、薪酬、导师、氛围、制度。
1.思考
我一直坚信,思考让生活为生活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讨论问题,即使是不知道的领域,不了解的内容,思考会促使我主动去了解,去学习,再去运用。可惜我发现并不是周围所有的人都喜欢去问为什么?都去思考怎么做?的,很多人得过且过,只求能过就好。这种时候我就会特别不舒服,毕竟,作为过动儿的我,需要有人一起疯,一起讨论和思考。大学四年,我们宿舍常常深夜卧谈会都在讨论社会热点事件、政治和历史、影视文学、人性等各种话题,我们宿舍的几个宝宝都习惯了去思考、去表达自己、去倾听了解他人观点,突然在工作的环境中,没有这个氛围或者我无力创造,实在很挫败,也会让我想离开。
2.发展区间
发展区间我总结为“晋升空间”与“技能的迁移程度与认可程度”。其中,后者更重要,它可以作为前一份工作与后一份工作之间的交集。交集越大,迁移程度与认可程度越高。我第一份工作上岗后,分配在经营中心的基层岗位中,学习店铺的正常运转与人事管理,这是我考虑到从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经营,而经营方面的经验相对于其他某些部门,有更好的认可度和迁移程度。而我定位下一份工作为新媒体运营,则是源自于此,凭借我个人在大学期间的经验积累,这些经验和小小成果为我赢得一份基础岗位不是难事,只要到了岗位上,发展与学习可以再说。
晋升空间就是你的岗位在你的公司内部,是否有比较明确的空间,让你在努力奋斗做成成绩后,获得应有的职权范围与薪酬方面的提升。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了解来看,一般与技术相关的岗位的晋升,要优于以人事为基础的管理岗位晋升,前者与专业技术水平和业绩有关,而后者可能涉及太多明暗不清晰的复杂因素,劳心劳力,且结果不明显。因此尽可能多了解和一些相关情况,是有利于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规划的。
3.薪酬水平和薪酬体系
前者是与行业水平作比较,工资至少是行业的平均水平,当然高会更好啦!这里主要讨论一下目前工资低于该地区该行业的平均水平的情况,那必然会造成人员流动率高、员工满意度低等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人会很累,除了要多做很多工作(因为招不到人)之外,还面临着三天两头与各种各样新人交接工作的情况,能不疲惫?
薪酬体系越需要考虑,主要包括薪酬调整,以及福利。比如,是否有期限内调薪?以及,如果你表现优秀、升职后,是否能够给予合适的报酬?而福利方面花样比较繁多,节庆日的礼品、生日礼物、团队建设、培训进修等……个人认为,作为员工要了解自己的公司在这方面的设置水平。
4.导师与领导
俗话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以学东西的心态来说,我希望我能够在一个有一定竞争性的环境,而周围的领导与前辈都是非常厉害,这样我就可以时时事事学习。如果公司中有我很敬佩的前辈,那我一定会停留的更久一些,因为这样的人可以在做人做事方面给予我更多的指点,合作中也会提升彼此的高度。
5.工作氛围
工作氛围是指在工作时期内,大家是不是可以各司其职又能够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工作过程中是不是有效率,完成情况以及方式是否创新和有质量。对比第一份工作中,这方面实在是无法吸引我,反而让我担心待久了会习惯了低效率、不动脑的工作态度,所以加速了我的逃离。
6.公司制度与惯性
这方面放在最后,是因为它相对不好描述,但是又时时刻刻存在,是我们朝夕生活的环境。以我自己的理解,大概打两个比方——第一个,你交朋友或者谈对象,如果在初期相互了解与接触的时候,发现实在和对方聊不来,或者对方身上有些东西是你和讨厌的,很多做人做事的方式实在无法苟同,那我们就直接不深交就好。
所以,公司也是一样,每个公司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特征、行事风格、惯性,如果实在处不来,那就别逼着自己硬撑了。
之前在微博里列出草图的时候,我就想,哪有那么随意轻松就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呢也不会有那个工作万美到所有的一切都恰好是你喜欢的,或者其缺点也是你完全不在乎可以接受的,即使有,自己的能力与经历是否和对方的需求匹配也是不一定的。所以,我觉得自己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并且在不同的阶段,所处的工作满足自己的当前最主要需求就好。
人生还长,慢慢来!
祝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如意的工作~生活得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