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大的政治乱局中,最痛苦的是百姓,最狼狈的诗人。诗人为什么最狼狈,首先因为他们敏感,满目疮痍让他们五内俱焚;第二,因为他们一见危难,就想按照自己的逻辑来采取行动;第三,因为他们幼稚,不知道乱世的逻辑和他们的心理逻辑完全不同,以至于他们的行动处处碰壁,显得可怜又可笑。
李白是一个深明大义之人,对安禄山企图夺取天下的叛乱行径十分痛恨。他希望唐王朝能够早日匡复,只是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出力。
当时的唐王朝正在仓皇逃窜的荒路上,从西安逃往成都,半路上还出现了士兵哗变,唐玄宗被迫处死了杨贵妃。惊恐又忧伤的唐玄宗已经难以料理政事,对天下江山做了分派:指令儿子李亭守卫黄河流域,另一个儿子李璘守卫长江流域。李亭已经被封为太子,李璘被封为永王。
李璘读过李白的诗,便几次派人想让李白参政担任政治顾问。李白早有建功立业之志,更何况在社稷蒙难之时,当然一口答应。在他心中黄河流域已被叛军糟践,帮着永王李璘把长江留守住是当务之急。
但是李白的妻子不同意。李白的妻子姓宗,是武则天时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很有政治头脑。在她心目中,那么有政治经验的祖父也会因为参与宫廷角逐而被处死,仕途不可预测。她并不怀疑丈夫参政的正义性,但她深知丈夫在政治问题上的弱点,那就是充满幻想而缺少判断力,自视清高而缺少执行力。
怎奈李白还是执意投奔李璘去了。事实很快证明妻子的担忧并非多余,李白确实分辨不了复杂的政局局势。
后来李亭以太子身份继位,成了皇帝(唐肃宗)。但这个局面给李璘带来了大麻烦,一方面他正遵照父亲的旨意,为了平叛长江流域招兵买马,准备东进。但是他的哥哥李亭却传了旨令,要他把部队撤回到成都侍卫父亲。李璘没听李亭的,还是东下金陵。李亭认为这是弟弟蔑视自己刚刚取得的地位,故意抗旨,因此安排军事力量逼近李璘,很快就打起来了。
兄弟俩陷入内战后,李璘的部队很快溃散,他本人在逃亡中被擒杀,罪名是反叛朝廷。这下李白蒙了,他明明是来参加征讨叛军的,结果转眼成为另一支叛军的一员;他明明是来辅佐至亲的,转眼这个至亲成了唐王朝的至仇。李白只能狼狈出逃,最后在江西被捕,押解到了九江的监狱。
唐肃宗下令判李白流放夜郎,一年多以后,唐肃宗因关中大旱而发布赦令,李白也在被赦的范围之中。听到赦令时,李白行至夔州一带,他欣喜若狂,立即转身搭船东下江陵。他在船头吟出了一首中国人脍炙人口的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赶紧逃出连自己都没有完全弄明白的政治漩涡,去追赶失落已久的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