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始
周幽王(前795年 ―前771年),姓姬名宫湦(生)。周宣王四十六年(前782年),姬宫湦的父亲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周幽王继位后,立妃子申后为王后,申后所生之子姬宜臼为太子。
周幽王非常宠爱一个从褒国来姓姒的妃子,因为从褒国而来,世人称之为褒姒。褒姒不爱笑,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可谓想尽办法,费尽心思。
周朝国都镐京(今西安)附近时有游牧民族戎,狄的出入,为了抗击这些外族,在王城的周围建有烽火台,一旦发现敌军侵袭,白天点烟晚上点火击鼓,附近的诸侯便会来解救天子(国王)。
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终于想出了十分有用的一招,点然了烽火击鼓,诸侯们急急忙忙率兵前来护王,褒姒看到士兵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幽王看到褒姒的笑容,甚为高兴,于是屡屡点火击鼓,诸侯的军队多次到来,却没有敌兵。这就是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政局不稳,为政贪婪腐败,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对百姓肆意盘剥,激起百姓怨愤。前780年,镐京发生了地震,河流枯竭,山体崩塌等多起严重的自然灾害。民间预言周将亡。
褒姒生了儿子姬伯服后,更是得到幽王的宠爱。后废了申后及太子,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
这下事情来了,申后的父亲是申国国君申侯,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被戏弄以后,战争的烽火再也点不来诸侯了,周幽王在骊山被杀,申侯联合其他诸侯立被废太子姬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
犬戎来了后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战争的结果也不是申侯能控制了,加上地震,王城破败不堪,周平王只好在即位后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地护卫下,将国都迁至洛邑(今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加上是外公帮他夺的权,多少有弑父之嫌,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天子又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保护各诸侯国,在诸侯中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这种情况下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王室的衰弱伴随着诸侯势力不断坐大,其中比较出名是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和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等国的崛起。
东周的前半段历史被写在一本《春秋》的书中,所以这一时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后半段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越来越激烈,战争从攻击上升到了歼灭,动不动歼灭几万几万,大多在后半段,周王室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直至秦始皇建立秦朝,这一段古人称之为战国。
所以,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合起来就是东周的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