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回家和父母相处,还没到一个月,昨天豆豆对妈妈发了脾气,发完脾气自己又哭着跟妈妈道歉。亲妈当然会原谅她,因为她舍不得豆豆哭。
事情起因是,豆豆教妈妈用平板,方便以后妈妈看电视。她把平板如何开机,先点哪里,再点哪个,按步骤写在了纸上,让妈妈照着操作。怕妈妈自己操作还是不行,就要求妈妈当着她的面操作一遍,好教她,也修改万一哪里写漏掉了。她没有觉察到妈妈很紧张,妈妈第4次出错的时候,豆豆说:“这个不是在这里吗?纸上不是写地很清楚吗?”妈妈一边哈哈大笑,一边说:“你这个样子,我都害怕。”豆豆意识到,自己的语气很糟糕,充满了不耐烦,那些语句,透露着“你笨”“拒绝”“鄙夷”。这真的太糟糕了,意识到了自己带给妈妈的伤害,豆豆哭了起来,一边给妈妈道歉。
每个人对别人的不接受,根源都是对这部分自己的不接受。在豆豆的潜意识里,她绝对不能笨,她要求自己聪明绝顶,智慧无双。印象中小时候豆豆的爸爸总爱骂孩子们傻瓜,他讨厌不聪明的孩子,孩子们会因为愚蠢挨打。豆豆牢牢的记住了爸爸的要求,愚蠢是可耻的,愚蠢会挨打。于是成年后,豆豆常常会因为下属学东西慢而不耐烦,教别人的时候,总是不耐烦。直到这一次对妈妈不耐烦,她深切认识到,这个问题必须去除。
我们的不耐烦,鄙夷,你笨,拒绝,都藏在那些反问句中,
“你自己放的你都不知道吗?”
“我不是跟你说过的吗?”
“前面我不是讲过了吗?”
“上面不是写着吗?”
“你不会百度吗?”
这些话听在别人耳朵里就是,“你笨,鄙视你,烦死了,不要再问我了!”
反过来说说,为什么有些人,他明明可以百度自助学习,却非要问你。
我们班的学习群里,有人专门回答同学们的问题,一开始他很有耐心,时间久了,他发现很多人提的问题,根本就是常识性的问题,毫无技术含量。于是他截了一张图,是百度的主页。当有人再提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他就用这张图作为回答。
有一回,他也用这张图回答了一个公认的聪明的家伙。因为关系很好,那兄弟直接回怼了他:“你要是不想回答,假装没看见就是了。发这张图,你当我傻瓜啊!”
他回“对啊!你是不是傻,这么简单的问题。”
他当然不承认是他傻,那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没有去百度,而选择去群里问大家呢?
我想,再聪明的人,对未知也会有个预判,简单的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搞不定的,请教别人。但是百度是万能的,自己搞不定的都可以百度,不一定要问别人。
在跟他深入的聊天之后,我发现,在人的心里,需要问出来的事,就是自己搞不定的,去百度,需要自学。如果问别人,知道的人,可能直接告诉他技巧和答案的同时,还会顺便教教他。在他心里,问别人,对解决事情,难度比较低。百度的要难一些。
其次,你认为简单的事情,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很难的。同样别人也会有些方面,他觉得简单,你觉得很难。
如果你此时很忙,没空回答,请直言,稍等一下,我手里的事情处理完了,就帮你解答。
如果你觉得这么简单,她竟然不会,要记得她是来向你求助,请不要因此伤害她。
如果你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不耐烦,也请用温和的语气说,你先看一下这份资料,不懂的地方再问我。别看最后你还是让他自学了,有你陪在他旁边,真的能给人增加面对困难的勇气。
有人提问,当你回应了他,你们之间就有了一次联结,也许下次你尬聊讲了一个很冷的笑话,他会带头笑,不让你冷场。你们又有了第二次联结,这样一来二去,你来我往,常来常往,这不就是好朋友吗?
恭喜你,又多了一个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