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婉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和朋友圈里大部分的朋友的联系停留在了“点赞”上,说来还得感谢朋友圈的点赞功能,假如没有这个点赞功能,我们之间连点赞之交都谈不上。
01
初三毕业的那个暑假开始下载微信,那个时候的微信版本还比较老,我忘了那个时候是不是已经有了朋友圈点赞这个功能。
刚开始朋友圈里的朋友,都是自己比较熟悉与比较亲近的。
大家有的时候会一起聊聊天,说着一些漫无边际的话题。
朋友圈里的人数很少,都不到100个。
后来,随着交际圈的扩大,朋友圈里的朋友数量从两位数上升到了三位数,可有什么用呢?
我和大多数朋友的联系永远停留在了加好友时那一声打招呼中。
其实也很好理解啦,两个没有多大交集的人,生活圈子没有任何的重叠,平时也没有什么深层次的交流,不过是很弱很弱的联系。
所以,当某一天,我发现某个朋友已经把我删除的时候,我丝毫不意外。
令我意外的是,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变成了默默的点赞之交。
02
说是意外,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刚开始和一些朋友认识的时候,肯定是基于某种交集和话题,那个时候似乎无话不谈。
每天就盼望着对方给自己发消息,两个人能够从傍晚聊到凌晨,从白天聊到黑夜,仍意犹未尽。
但过了那份新鲜劲,几乎把所有能够聊的话题都聊完之后,迅速进入到一种冷关系状态中。
两个人似乎再也没有什么话说,偶尔想要联络一下感情,还会觉得尴尬。发发消息,都是尬聊。
曾经所有的热情与无话不谈都成了无话可说,那一个个跳动的头像都变成了好友列表里装饰一般的存在。
偶尔点开看看,有的时候还会回忆起当初一起熬夜聊天的场景。
03
有个朋友给我看她的好友列表,六百多个好友,我惊叹。
六百多个好友有什么用?平时经常联系的不到20个。她回应。
说到这,我也忍不住点开微信看了看自己的好友列表,四百多人。
但说实在话,我每个月经常联系的好友不到十个。
每天的时间精力有限,现在已经习惯了维持固定的圈子。
有的朋友是因为某种机缘能够说上一两句话的,能够在某个时间段有过思想的碰撞,无论是侃大山也好,胡说八道也好。
有的朋友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需要,他都会在的。
就像郭郭,七月份的时候我状态很差,经常跟他说一些比较负面的话。因为担心我,他从扬州跑到了长沙,和我吃了个饭就回去了。
那个时候,我觉得特别特别不好意思,我不应该因为我的事情,而给朋友带来这样的困扰或者负担。
现在郭郭忙着他的事情,我们也很少聊天,但我知道,只要我需要他,他会一直在。
而有的朋友,大抵是交情定格在了过去某个节点,往后余生,估计再也不会相遇,也不会产生任何交流了。
04
朋友,我给你点个赞,仅仅是让你知道我在。
我们的交情,或许就止于点赞之交了,这也很好。
我是季婉娈,偌大的城市里,用笔释放孤独。
微信公众号:认真的假不正经(jiwanluan)
小说《莫先森,承蒙厚爱》已上架百度阅读,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