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Vital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人间一趟,看见太阳。
今天是2021年01月10日,今天不是很忙,我也想对2020年有个交代,所以我想在我还记得整个备考的历程的时候,记录下来。也是自己的走过的路与人生。
说一下个人情况:在读法硕(非法本),本科:理学,一战0基础。
客 观 题 :183
主观题(一战):97
主观题(二战):131
一战分析:信心、坚持、不畏难
我的这份经验贴也许更适合基础不好的同学。19年我在准备考研,当时我想,反正都是法律还能差的多少,我就带着考研的知识去了法考客观题的考场,当时就是想去试试,了解了解。心态很轻松。我从没相信我自己能过,出了成绩以后我震惊了,竟然过了。
我说上面的意思就是,不是凡尔赛,没有准备的同学,或者基础薄弱的同学不要最后放弃,去参加了就有希望,放弃了就一点希望都没有。因此客观题我没有什么经验可以谈,我能说的就是坚持。给自己信心。
客观题复习资料:法律硕士考试分析。
我当时就面临了一个大的抉择,接下来是准备法考,还是准备考研。我权衡利弊,不忘初心,选择了考研。一战主观题,我就是买了几本基础班的书籍,考前全部听课程了一遍,把理论法背了一下,97分。由此可以得出啥结论呢?不要有畏难情绪,0基础,用心听一遍,也和通过差的不远了。
二战分析:选择、放弃、收集、脚踏实地
老师选择(个人喜好):
刑法:柏浪涛,刑法强烈建议不要中途换老师。
民法:张翔,杨烁、钟秀勇(适合时间充足的同学)。
行政法:李佳
民诉:戴鹏
刑诉:左宁(打基础,入门);向高甲(应试有一套)
理论法:马峰(入门不错),杜洪波(应试有一套)
商法(我选择放弃):鄢梦萱
习题资料:历年真题,案例分析指导用书(非常重要,必做)
我不喜欢用pad,等电子设备做书本,我都是纸质版的书。资料的搜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能力。
我的二战有点苦,我对自己法考啥水平心里很有数,因此我选择从0开始学法考,我买了一套客观题的书,一本一本的听,一本一本的学,但是我没有做客观题的真题,每个老师都说主观题和客观题不一样,很多思维思考方式不相同,所以我第一轮就是在听,在了解。第一轮我听了商经。
大概对法考有了真正的了解,我就开始去学习主观题,我一开始还是选择听课,听完客观题再听主观题的课觉得主观题真友好,删减了很多很多的内容。很多内容也都熟悉,这样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成就感,有利于坚持。主观题听到一半到了9月3号就开学了,然后我就扔到了一边。和宿舍的小伙伴熟悉了以后,我决定还是每天泡图书馆,我是二战,如果再不过我就凉凉了。当时的心态就是背水一战,每天早上6点就起了,宿舍的床是真的不舒服。令我感动的是,法考路上,部长和增杰一直都在,每当我早上站在部长和增杰床边的时候,他们就会惊醒,真的可怕,哈哈。原来我习惯了一个人的孤独,备战,但是这一次我发现,其实有靠谱的小伙伴的相互鼓励,真的很不错,没有那么苦。
开学以后我大概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把主观题听完了。接下来不能再听课了,主观题你听一百遍课,不去动手做都是白扯。这个时候我放弃了商经。因为最后的两道题很有可能二选一,但是我不推荐放弃商经,商经和夺命民法题关系紧密,我是因为出台了民法典,商经肯定考察要少很多,我才放弃商经的。如何放弃,是否放弃,需要自己审时度势。
要达到一个什么样子的效果:把你听课的书本当成你的工具书,做题的时候不会就去翻,翻了以后就背住这个不会的地方。当然,主观课基础班的书不能一直用,过不了几天,各个培训机构就会出精讲版本,然后就买这个,这个版本的书比上一个薄很多。那么这个时候可以把一些不重要的内容扔掉了,开倍速把精讲的内容听一遍,做好笔记新书便成了新的工具书。这个时候就是为了查缺补漏,会的高倍速听,不会的放慢速度多听几遍。继续做题;出来冲刺课,同上,循环往复。把握好时间,如果每次换书的阶段还都感觉是在学新的知识,那么你就得考虑考虑问题出到哪里了。正确的状态应该是:越学越快,书本越学越薄,基础课的书本完全可以扔掉了,不会的东西越学越少,基础的东西张口就来。
关于做题:至少做两遍,不要眼高手低,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出来,就和考试一样。再进行总结整理。我主观题打字训练题目,根据我电脑的打字统计得有13万字。
我推荐先做历年真题,不要做模拟题,没意义。真题和案例分析指导用书的题都做不完。历年真题每个机构都会出解析版,跟准你喜欢的老师的就行,否则不同老师之间的观点展示能弄死自己。我刑法就吃了这个亏。柏神的观点和罗翔老师的观点有的有天差地别,我当时两个人都听了。懵逼了好几天,浪费了很多时间。
案例分析指导用书,这本书难度高,但是这本书很重要!商法据说出的不好,我放弃了。考试的时候,很多题目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里面的题目质量参差不齐,要学会识别。
做完一遍题之后,就知道自己哪里掌握的不好了,错题、不懂的知识点也都了解个差不多了,然后干嘛?背,必须得背。法言法语就是背出来的。我每一科都背了。最后很多虽然没考,但是编法条的能力上去了,说出来话也有内味了。
分析一个向高甲的经验:
记忆法条是根基
理解原理看教材
学以致用做真题
有条不紊定计划
熟能生巧靠重复
写了那么一大堆,主要是给自己的一个总结,可能写的乱七八糟的。如果将来我分享给您了,您不喜勿喷。
写在最后:也许你感觉自己的努力总是徒劳无功,但不必怀疑,你每天都离顶点更进一步。今天的你离顶点还遥遥无期。但你通过今天的努力,积蓄了明天勇攀高峰的力量。
2021未来可期。
2021年01月10日于青岛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