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习惯改变命运?”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些小的习惯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影响着人的一生。
人生其实就是无数习惯的总和,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
我们40%-50%的行为习惯取决于无意识的习惯,本书作者是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习惯学院的创始人詹姆斯·克莱尔根据习惯形成的4个步骤,总结了相对应的培养习惯的4大定律;本书通过4大定律、56个案列,帮助我们快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利用4大定律的反面,帮助我们戒除不良的习惯。
作者是如何了解到习惯的呢?作者去大学读书时加入了棒球队,在大学期间他很好的安排好了自己的生活。当同龄人都在熬夜玩电子游戏时,他养成了良好的睡眠习惯,努力保持宿舍的干净整洁,对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产生了自信心,自信心也促进了他的学习并改变了学习习惯,同时在第一年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他坚持这些微小的习惯直到进入大四,他的睡眠习惯、学习习惯、和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习惯才真正开始见效,最大限度的激发了自身的潜力。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只要养成了更好的习惯,凡事皆有可能。
习惯形成的4个步骤是提示、渴求、反应、奖励,不断循环往复,最终让你养成自然而然的习惯,由此构成完整的习惯循环。
这四个阶段究竟会怎么样影响我们日常所做的每一件事呢?我们可以将四个步骤转化为一个实用的框架,我们把这个框架称为行为转变的四大定律。
第一大定律(提示):让好习惯显而易见,坏习惯脱离视线。
如何让习惯显而易见呢?作者介绍了三个简单易操作的小技巧。
1.习惯记分卡-让你看见你当下你的习惯。
当我们做过同样的事情无数遍以后,我们便开始有些漫不经心并习以为常,就像每天不断重复上班打卡、工作吃饭、下班打卡等一系列动作,也并不会去注意自己每天的生活工作学习有哪些习惯?在改变习惯最大的挑战就是一直能保持警觉,知道我们实际上在做什么?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比如一天下来感觉什么也没做,但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因此我们的生活需要一个:“指差确认”系统,也就是我们的习惯积分卡,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每天的行为。
先列出我们的日常习惯清单,比如早上醒来、关闹钟、查看手机信息、上卫生间、洗澡、刷牙······一旦我们有了完整的清单,查对每个行为,问自己:“这是好习惯、环习惯还是中性习惯?如果是好习惯,就在旁边标注“+”号,坏习惯就标注“-”号,如果是中性习惯就标注“=”。记分的目标就是提醒我们注意实际上发生的事情,观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改掉不良习惯的第一步就是保持警觉。
2.习惯叠加:继当前习惯之后,我将会的新习惯。
很多人认为做事缺乏动力,但实际上真正缺乏的是明确的计划,简单来说就是我将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例如冥想—早晨7点我将会在厨房冥想1分钟,学习—下午6点,我将在卧室学30分钟的英语。明确你想要什么并且具体化你实现的路径,当我们的目标模糊不清时,很容易整天任由时间耗费在一些琐事上。
当谈到新习惯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行为的关联性,建立新习惯的最佳方法之一是确定你已有的习惯,然后把你的新行为叠加在上面。这叫作习惯叠加。习惯叠加公式是:
“继[当前习惯]之后,我将[新习惯]。”
例如:阅读。每天早上冥想结束后,我会阅读20分钟。
3.环境的重要性-让好习惯的提示清晰明了。
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老鹰有非凡的远视力;蛇可以用高度敏感的舌头“品尝空气”而“嗅到”味道;鲨鱼可以探测到附近鱼类在水中产生的微电流和振动,甚至细菌也有化学感受器——微小的感觉细胞,使它们能够检测环境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在人类所有的感官中,能力最强大的是视觉,视觉提示是我们行为的最大催化剂。这里有个方法可以用来改造你的环境,强化你想要做的事情: 如果你想增加练习吉他的次数,把你的吉他架摆放在客厅的中央。
当好习惯的提示一直在你眼前晃,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出正确的决定。相反把影响你的身体健康的物品放在柜子里或者你看不见的地方,让它脱离你的视线。
第二大定律(渴求):让好习惯具有吸引力,让坏习惯缺乏吸引力。
我们需要使我们的习惯变得有吸引力,能使我们采取行动的,正是我们对有奖励的期待之心。这就是绑定喜好战略的作用,什么是绑定喜好战略呢?就是把你需要做的事与愿意做的事绑定起来。
比如说你特别想看励志综艺节目,但是你需要完成一个工作PPT:如何把你需要做的事情和你云意做的事情绑定起来呢?
1.午休后,我将要完成最近工作项目的PPT报告(需要)。
2.在我做完项目PPT后,我会上综艺节目查看最近的动态(喜好)。
第三大定律(反应):让好习惯简便易行,让坏习惯难以施行。
让习惯简便易行最有效的学习形式就是付诸实践,而不是纸上谈兵。
就比如我们有一个想法一直酝酿了很久但没有开始实践,就会变成某种形式的拖延,不要一味地只想着计划没还不如真刀真枪的操练起来。如果想掌握一种习惯,关键是从重复开始。只需要不断练习。每次重复一个动作,我们就激活了一个与这个习惯相关的特定神经回路。所以想要让习惯变的简单易操作,缩短习惯占用的时间,新习惯的时间不要超过2分钟。例如将:“每晚睡前阅读”变成“读一页”。这样的思路是让我们的习惯极可能容易开始。
第四大定律(奖励):让好习惯令人愉悦,让坏习惯令人厌恶。
保持习惯的关键是要有成就感,哪怕只是很细微的感受。成就感是一个信号,它表明我们的习惯有了回报,我们为此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当我们感受到这个好习惯给你带来的愉悦时,可以给即时的奖励,我们更有可能去重复这种行为,简单的强化,比如好闻的香皂或者散发着薄荷味的牙膏,或者是看到自己的储蓄账户又新增了500元,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享受一种习惯所需要的即时快乐。
总结
一开始,微小改进往往微不足道,正如一枚硬币不会让我们变得富有一样,一个积极的变化,比如冥想一分钟或者每天读一页书,不太可能带来明显的不同。然而,随着我们继续将微小的变化层层叠加,冰冻三尺,水滴石穿。假如能坚持下去,最终会达到产生重大偏转的临界点。突然间,坚持好习惯变得轻而易举。掌握了行为转变的四大定律,我们就拥有了一套工具和策略,可以用来建立更好的系统和养成更好的习惯,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