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合纵(一)
就在秦昭襄王与赵惠文王不得不暂时罢兵和平的时候,在周的首都洛阳,有一个叫做“乘轩里”的地方。此处有一户“苏氏”诞下一子,其父起名为“秦”。
这位苏秦是个人物,他的老师是集道家、兵家、纵横家三者合一的大师——鬼谷子。学成之后,苏秦游说山西六国,却没有任何显著成效,回乡后遭遇他那“势利”家族的奚落与嘲讽。
于是他干脆开始苦读,所谓“头悬梁,锥刺股”是也。这一番苦读之后,他于是离开了故乡北上前往蓟都,要再度觐见燕王……
此时燕国主政的是燕昭王,他是燕国的第三十九代国君,年少有为。在燕昭王看来如今天下最大的威胁不是临近的齐国,也不是三晋;至于楚国离着自己还远着呢不足为虑。他认为普天之下最大的问题是秦国。因为秦国太强大了!
前几年燕王哙还活着的时候,秦昭襄王就已经试图杀出函谷关来了。只不过因为韩、赵、魏三国离得最近,又在“抗秦”这一点上有共同利益,这才勉强撑住……当时的燕王哙自身难保,国内的问题不少根本无暇顾及三晋形势。至于秦、赵之间的战争与和平,也是有所耳闻。
苏秦一到燕国,燕昭王就很热情地接见了他。“草民苏秦,拜见燕王殿下!”苏秦深施一礼,缓缓下拜。燕昭王起身把他虚扶起来:“罢了,苏先生是一代大贤。孤可不敢摆国王的架子来迎接先生哪!”苏秦知道以前和燕王哙提“合纵”的时候压根没有被采纳,所以这次要赌一把在他的儿子身上了。
“燕王殿下,此次草民前来,是为弱秦之计而来。”苏秦说:“如今天下,周天子早已经无法控制局面。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各路诸侯!然而几百年的兼并战争打下来,依然争霸的不过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而已。自打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历经四代国君,国力早已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因此以草民之见,这天下最有实力的是秦国,而秦国也是对山东六国最有威胁的国家!”
燕昭王听完这一番开场,心中感觉这个苏秦是个人才!因为天下大势能从一个平民口中分析得这么透彻,可不多见。因此他说:“苏先生言之有理。你也别自称‘草民’了,称‘臣’吧。”
苏秦谢了恩,继续说:“既然七个大国之中最强大的是秦,那么殿下作为燕国的王,势必也想解决这一祸患!可惜以燕国的国力,似乎无法独自面对虎狼之师,对吗?”燕昭王点点头:“孤发愁的就是这事儿。前阵子秦王跟赵王会渑池,搞得天下皆知。实际上他那是把吞并中原的野心彻底暴露了!看着秦王如此骄横跋扈,孤很担心啊……”
苏秦认为机会已经来了。他看着燕昭王忧郁的眼神,提了一个问题:“既然燕王殿下担心秦的崛起会威胁到燕国的利益,那么殿下为何不与其他五国合兵一处共同抗秦呢?您这燕国与齐国一样处在北地,而韩、赵、魏三国号称‘三晋’,那是离着秦国最近的国家。楚国在秦国的南边,又和韩国接壤……说白了您这位置是最为有利的。臣请殿下考虑‘合纵’之策!”
接着苏秦系统地阐述了六国合兵攻秦的必要性,并且希望得到燕王的首肯。燕昭王想了想,又感到不安起来。他慢条斯理地提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把其他那五个国家联合到一块,孤王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其余五王是各有各的心思,怎么可能真正联合呢?”苏秦一拱手,道:“嗬,合着燕王殿下最大的顾虑在这里。臣请殿下以臣为使节出访其余五国,以促成联合大业!”
于是苏秦成为了燕王使臣,第一站就打算先去最近的齐国。可是当他一到齐国国内才发现各处都是重孝,整个国家没有一丝喜庆的气氛!找了人一问才知道是国丧,因为齐威王薨了。现在继位的是太子田辟疆,也就是齐宣王。
在该国国丧期间出访显然不合适,所以苏秦只得转道先从楚国身上打主意。那么他会从哪儿下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