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正走进教学楼时,看到一楼楼道里有位母亲正生气地拽着泣不成声的女儿往上走。小女孩右脸有些伤疤一边哭,一边用力往后退。嘴里还不停说着,“我不去,我不要去!”
母亲试图继续去拉,我赶紧走上去,抱着小女孩的肩膀,示意让妈妈先冷静一下。询问到:“怎么了?”母亲估计猜到我是老师,情绪缓和了一下,“她不想去上学。您是她老师吧?”“哦,不是,不过没关系,我来慢慢和她说。”
“她是因为什么不想上学呢?”
“她脸摔伤了,害怕上学。”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其实挺惊讶的,只是脸伤了,没有做错别的事,怎么会这么害怕上学呢?
于是我走到孩子身边,去摸她的头(触摸——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她似乎平静了一点。
“你是因为脸上有伤害怕上学吗?”她点点头。
“她怕别人笑她。”妈妈在旁边补充到。
“其实刚刚我上来的时候看到你脸上有伤,你知道我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吗?是心疼你。我相信你的老师也会和我一样。你的同学看到你受伤后也会很心疼你的。你是哪个班的?”
“**班。”
“那你更不用担心了,你们班A老师(班主任)很好的呀,她人特别的好。她肯定会理解你受伤后的心情,也会让你的同学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你的。”(这位班主任我很了解,非常有爱的老师,把孩子当自己的小孙子、小孙女一样看待。经常看到她夸自己班的孩子们,还会时不时拥抱他们。)
“B老师(科任老师)肯定会打我的。”这句话,让我猜想,会不会是孩子作业没完成,害怕老师批评。
我把她带到一边,悄悄的问她:“你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情没做好,担心老师批评你呀?”她摇头。
“你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了。”
“你的脸是怎么受伤的?”
“是我姐姐昨天不小心把我伤的。”
“那你就更不用担心了。看,你作业写完了,又没做错什么,只是脸有些伤不好看,老师不会说你的。”
“会的,老师会说我,同学也会说我的。”
“放心,你们老师一定不会说你的,我可以和你一起去跟老师说说。”
“你们老师不会说你的。”她的妈妈也在一旁极力证明着。
“会的,老师会说的。”她又开始激动起来。
此时想到了,之前海英老师讲到的情绪。当孩子内心对某件事感觉到恐惧的时候,会困在自己的情绪里很难走出来,这时不论我们外界说得怎么在理,也不论我们怎么去安抚,可能都很难见效。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之前遇到过什么事,这么害怕,这么恐惧。
但我看到她这么在乎自己的脸,于是蹲下来,跟她说:“你的脸受伤了,你很伤心对吧,而且还担心别人会因此而笑话你(肯定情绪)。这说明你是一位很注重形象的孩子(从身份层来肯定她的动机)。来,让老师再看看你的脸好吗?”
她的小手拿开后,我摸了一下她的额头。“老师看了一下,感觉不是很严重,你知道吗?你们小朋友的恢复能力可比我们大人快多了,这个伤啊,我们大人可能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好,不过你们恢复能力快,估计只要几天就好了,到时你又可以是一个漂漂亮亮的小姑娘了。”
小女孩好像惭惭平和了一些。
转头问妈妈有纸吗?“我想用纸把脸遮住。”
“我有。不过呢,我们最好不要把纸贴在脸上,就轻轻的遮一下就行了。否则我们的伤口就不能很好地呼吸了。伤口呼吸得好,这个脸才能好得快。”
听到我这样说,她小心翼翼的拿纸遮住伤口,看来她已经做好了进教室的准备。
可是正在她遮脸的时候,上课铃声响了。她突然变得非常的焦虑和不安,急得直又哭了起来。“老师肯定会打我的。”“老师肯定会打我的。”
“老师不会打你的。”妈妈在一旁告诉她。但我知道,这样的安抚是很难削除孩子心中的恐慌。
“迟到了,老师一定会打我的。”
“你之前迟到过吗?”
“她从来没有迟到过。”妈妈说到。
“你看,妈妈说你从来没有迟到过,说明你是位很有时间观念的人。今天其实你也不算迟到,只是因为特殊原因耽误了一下。我呆会和你一起过去跟你们B老师说一下。相信老师不会不理解的。”我一直抚摸着她的肩膀,给她力量。
慢慢的,孩子和我们一起上了楼。快到门口的时候,孩子又停住了,看得出还是非常担心害怕。心想,可能是这位B老师平时比较严格,这个孩子估计是看到老师对别的同学比较严厉,看在眼里,怕在心里。
“你们迟到,老师真的会打人吗?”
“嗯。”
“应该是有些同学经常迟到,老师估计很生气,所以就打了。但是你从来都没有迟到过,我想老师应该不会说你。可能B老师并不是真的很想打你们。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严厉吗?......是因为他想让你们从小就养成一个好习惯,做个有时间观念的人。其实他本意是为你们好,只是方法有些不当而已。他还是很爱你们的。”
感觉她还是有点担心,于是我又蹲下来,很坚定的跟她说,“你相信我吗?我陪你过去和B老师解释清楚,他一定不会批评你的。”
说完她似乎有了一些勇气,继续往教室走。到了教室门口,我把B老师叫了出来,跟他解释了一下,他便让小女孩进教室了。
看到孩子进教学,妈妈也安心的和我一起离开了。走的时候,妈妈非常感激地对我说:“谢谢你!你是教几年级的?”
“我是教六年级的。”其实我心里想,我是学了幸福双翼的。
虽然今天是帮了这位家长暂时解决了孩子上学这件事,但我心里其实还是挺为这个内心充满不安和惶恐的小女孩担忧的。担心她的妈妈忽视了孩子出现的这些苗头和征兆。担心她不能更好的去引导孩子。担心作为老师的我们,偶尔在“严厉的外表下”做出的一些不当行为真的会把孩子的内心伤得很深。
有时真希望大家都来学习,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更新我们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内心的恐惧少一点,笑容多一点。
教育,我还要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