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具体数据和说法已经忘记了,大意是说:误点率越高的机场,该机场内的书店销售情况就越好。
这似乎在表明一个现象,人们是喜欢阅读和学习的,人们乐意将行程中碎片化的时间,贡献给书籍。
但事实可能有悖于这一假象,假如你会去汽车站,火车站等地方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大多数的人,都是在捧着手机,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假如晚点的话,乘客哀叹之余,可能并不会拿出书籍去阅读,怨天尢人的朋友圈外,打开王者荣耀和消消乐,是他们更乐意做的事情。
同样是滞留在同种性质空间的人群,所做的行为的差异如此之大,原因在于哪里?
原因在于阶级的分化。我们都知道,古代社会里,那种明文规定的社会阶级地位的差别,早已经随着旧社会的倒塌而烟消云散。但是现代社会就没有阶级了吗?
一开始也许是的。当绝大多数的人都一穷二白,处在同一起跑线的时候,谁也没资格嘲笑谁。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较为灵活聪明的人,在那个时代里如鱼得水,积累下大量的财富。阶级就此产生—一种由财富标榜的社会阶级,隐形的,大家心照不宣的社会阶级。
回到开始的问题,机场等候的人们为什么更加乐于阅读?
是因为会选择飞机座位交通工具的人群,相比于坐火车和汽车的人,大多数是有一定财富,家庭条件优渥的人。所以他们会有时间,有精力,有钱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而那些在火车站和汽车站的人们,多数都在为生活和家庭奔波,挣钱尚且来不及,遑论读书呢,不如玩点游戏放松下紧绷的精神。
不能怪他们,诗和远方对他们遥不可及,需要面包充饥却是实实在在的。
再延伸一下,在当今社会,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大概率是比贫苦家庭的优秀的。这并不仅是因为富裕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条件,还有双方父母文化水平和眼界的差距,给孩子营造出来的家庭的学习氛围,是完全不同的。
(1)
但还是从最基本的说起好了。
偏远落后,生存条件恶略的地区,那里的孩子要面对的,最基本的是恶劣的就学条件。
还记得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村的王满福吗?因为要冒着大雪赶路去上学,头发和眉毛被风霜染成雪白的造型,而被网友亲切的称为“冰花男孩”。他笑起来的时候,;两颊的高原红就像是盛开的花,感动了无数人。
但是,廉价的感动是最会让人麻木的。为什么要冒着风雪去求学?为什么在那么危险的天气里是小孩子们在独自禹禹独行?
这样的例子,我在各种新闻报道,视频网络,甚至身边都见到了无数次。
更加残酷的,是在那样恶劣去条件下,还有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羡慕他们能够有学可上。
偏远地区和崎岖的路难不倒孩子,贫困的家庭和生存的艰难却难倒了很多父母。
(2)
经常听到有身边的父母在谈论,你给孩子报了几个补习班?
姑且不去声讨他们剥夺孩子的自由和天性,仅仅是从客观上讨论。有能力给孩子报补习班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比那些从来不报补习班,甚至没有上学的人,发展更好?
毫无疑问,会的。这些孩子上的是更好的学校,接触到的是更好的老师,看的是更多更好的书。
情商,思维模式,欣赏能力,自信程度。没了吗?
还有你想象不到的,从小就开始形成的圈子,人脉资源。这隐藏的财富,远比你想象的更加有用。
而那些贫困的家庭呢?没有补习班,没有好的教学资源,相信人定胜天,努力就能成功?但时不时身边就有同学离开学校,回家还要帮忙父母干活,接触到的都是低着头走路的人们。
没有那么容易的。
(3)
用事实说话吧。
有调查显示,2017年的高考状元,父母为公务员的占比最高,其中35%的状元父亲为公务员,22.5%的状元母亲为公务员,远超其他行业。其中,“寒门状元”占比不足两成,40名高考状元中仅有6名来自农村,其余85%的状元均是城镇户口。
不是说这些状元的家庭多大富大贵,但是给孩子保障优越的学习资源和条件,则是毫无疑问的。
除此之外呢?
那些富足的家庭,父母也多是有文化,有涵养的人,他们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也懂得学习。可以给孩子辅导,也可以以身作则。
而贫困的家庭呢,父母至多会语重心长的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面对孩子问出的问题,很多时候,他们束手无策。
一边是书籍乐器,而另一边是麻木叹气。两种家庭的知识体量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
当不上状元,真的不能怪孩子。
寒门当然能出贵子,你也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反驳我。
但当你把它们放在一个大的样本里进行对比呢?结果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