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到底应该怎样记才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呢?
必须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记笔记不是在应付老师的要求,或者是应付老师的检查。记笔记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提高你的学习效率。既然记笔记是为了提高你的学习效率,那么就必须有选择地记,有目的地记。对于自己已经理解非常简单的知识就没有必要记,而对于那些难点或老师一再强调的疑点必须要记。
(1)老师的话有没有必要全部记录下来
有同学在学习的时候常犯这样的毛病,总认为凡是老师讲过的东西都是有用的东西,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讲,同学们就在座位上拼命地记笔记,也不管是有用没用,记下来再说。这样把大部分精力全部用在了单纯的记上,而大脑则无力去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客潜在的东西。
“做”笔记和“写”笔记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做”偏重于用脑,而“写”则偏重于用手。笔记并不是越细越好,只要把一些提纲挈领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不漏掉,课堂笔记就达到了标准,至于更详细的内容则要等到课后去补充。
千万不要为了记笔记而误了你听课的思路,因为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2)课本上也可以做笔记
课堂笔记一般在专门的笔记本或活页纸上记。但是记在所学课文的知识点处、课文的天头地脚或字里行间,也不失为一种
课堂笔记的好方法。 优点有两条:
①简便
笔记在听课过程中进行,用专门记录本或其他什么方法,做起来十分麻烦。老师讲到某一地方你又要再另外记下来,有时难以与老师的教学思路同行。而将该记的知识记在知识点处,或本页的天头地脚,则十分简便。譬如,在语文课题旁边记录老师所讲该文的背景、出处等;在作者姓名旁边记点作者的生平事迹;在一句话或一个词旁边记录其含义或词义,比起其他方法来就简便多了。
②实用
做笔记的目的是实用,这种实用性表现在学习理解和复习运用中。往往有这种情况:有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或老师讲解时并未真正弄懂,有的是似懂非懂,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懂了但不会运用。在今后的复习中如果又去翻记录、找笔记,既不方便,又难以对号入座。但如果我们将老师讲的内容记在课本的知识点或本页天头地脚处,复习起来就可以起到及时启示或解惑的作用,增强我们对知识的“悟”性。
因而,在课本上记笔记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至于你喜欢什么样的记录方式,那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提高你的学习效率有帮助,不管你是在课本上记还是使用专门的笔记本,不管你是正规的书写还是潦草的书写,你自己喜欢而且管用就行,没有必要拘泥于形式。
研究结果也表明,做笔记的人比那些不做笔记的人在测验和考试中成绩要好得多。例如, 有一项实验,在开始讲课后九个星期,对听课者进行一次测验,做笔记的人获得了65%的分数,而不做笔记的人只得了25%的分数。做笔记的人在测验前能够按照笔记进行复习和背诵,而其他人只能依靠以前的那点记忆。
原文转载:金灵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