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时代|单身才是真正的“贵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随着女性思想和经济上的独立,出现了诸如“单身浪潮”“不婚主义”之类的新思潮。对于女性而言,一方面认为没有足够优秀的男性与之匹配而不愿将就,另一方面单身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休闲、自由的生活方式。

在美国,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选择独居。仅在曼哈顿一地,就有一半以上的独居人口。

在北欧,单身者比例更高。瑞典是世界上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比例高达60%。

在日本,20多岁的年轻人中,超过74%的人不在恋爱状态。40%的单身者表示“根本不想找对象”,因为“谈恋爱很麻烦”,或“更愿意花时间在自己的爱好上”。

在中国,单身男女的人数接近2亿。人口学家断言:第四次单身潮正在来临。

资料显示,中国内地曾经出现过几次单身潮。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部《婚姻法》带来了全国的离婚潮;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为了返城纷纷离婚,引发了第二次单身潮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引发传统家庭观念的转变,第三次单身浪潮来临;到现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女性自主意识的提升,第四次单身浪潮逐渐显现。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30岁及以上未婚女性比例高达2.47%,比10年前增加近两倍,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显著增多。截至2015年,中国单身人口达到2亿,专家表示,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正面来袭。

今天,人类已进入单身时代。

美国社会学家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其论著《单身社会》中宣告,独身主义、不婚主义正在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汹涌而来。

怎么说呢。对女性而言,家庭事务和生育子女是一个隐性的、没有社会荣誉感、没有经验积累、职称评级、没有明确报酬、但是社会压力巨大易上难下的工种,真的不敢随意接这个活,女性对婚姻信心的缺失是阶段性累加的。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自主意识增强,精神更加独立,在经济上变得独立,选择单身的倾向更加明显。

01  单身者思想更加前卫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似乎已经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礼记昏义》说:“合两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一是通过联姻合两大家族之优势,扩大亲属同盟,即“结缘”;二是为了男性家庭继承家庭的血统,传宗接代,即“继统”。

当然,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这种传统的婚姻目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男女青年往往选择“爱情至上”的婚姻。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极富传统的社会,要使爱情变为婚姻的主要目的,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从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来看,最要紧的是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

身家清白,往往是男方对女方要求的条件。父母替儿子选媳妇,首先调查清楚女方是否属于本分人家,因为他们认定只有这样人家出身的姑娘将来才可恪守妇道,孝敬公婆,使家庭和睦。

至于门当户对,则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长替子女择偶特别讲究的条件。在中国古典的爱情小说中,穷秀才和富家小姐的相爱总会遭到最强烈的阻挠;而贫家女想嫁人豪门只能给人做侧室或偏房。

现今中国青年男女的择偶标准,虽然不一定严格恪守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的原则,但是仍然受到这一原则的影响。现在的男青年找女朋友,多数钟情于那些“贤惠纯情” 的女子。细想一下,贤惠纯情的女子与以前本分人家的姑娘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而作为女方,则更多的考虑男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其次是学历和知识水平,再次才是外在的身材,相貌等因素。

传统的中国婚姻中,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婚姻结构是由于传统的文化分工造成的,即“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

丈夫是一家之主,是全家的顶梁柱,承担着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责任;而妻子的任务是管理家务,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男子无妻家无主,女人无夫房无梁”。一丈夫缺少了妻子后,家中无人照管,可能家庭生活会变得杂乱无章,但由于丈夫有经济能力,日子还是可以照过不误的;而妻子没了丈夫,就会断了经济来源,好比房子没了房梁,这种房子却是没法再住下去的。

现代的中国社会,男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差距不似以前那么悬殊。如今,女性走出了家庭的圈子,参与社会工作,保持在经济上的相对独立。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的妻子仍需要或愿意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自己的丈夫。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经济条件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不少要妻子回到家中做全职主妇,完全由丈夫供养。对于这些全职太太们,人们总是投以羡慕的目光,称赞她们有福气;但对于社会中出现的极为个别的全职丈夫的情况,大家总是投以鄙视的目光,认为男人围着锅台转是很没有骨气的。

单身时代的单身者们,往往更加知道婚姻意味着什么,所以才选择执着的过着单身生活。他们已经不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也不再“被结婚”,更提出了“你给我爱情就好,我自己有面包”的宣言。

其实人都是很主观的动物,在探寻问题真知的时候其实已经知道答案了。这些执着于等待真爱的人,不是想要的太多,而是特别清楚自己值得得到什么,应该守护什么。况且在这个社会中,真正病态的从来不是大龄单身,而是“贴标签”。 不结婚不是病态,相反,那些指责你到了年龄不结婚就是混生活的人才是病态。

这个社会,需要思想的觉醒,不能一直禁锢在“所谓的真理”中不能自拔。

02  单身者生活品质也可以很高

单身男女在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对支持性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凸显。毕竟没有谁愿意一个人在家自己洗衣服,也没有谁愿意一个人在家自己做饭。

洗衣、订餐、打车等城市O2O服务的崛起,使单身男女的生活基础活动更加便捷。

你只需要在app上预约,不出1小时商家就会上门取走待洗的衣物,洗完后再原封不动地送回来,全程高清视频监控,24小时全天候服务。

想吃东西又懒得做,或者想招待朋友时,只需用手机下单,切配好的菜品就可以送货上门,简单翻炒后就可以出锅了。二次加工都懒得做?直接叫外卖或者“钦点”厨师上门服务也都没问题。

出门不再需要花费时间打车或者自己开车,直接提前在APP上约车,就可以享受到省时省事的个人服务。

而恰恰是因为生活越来越便捷,所以单身显得没那么可怕,单身主义也愈来愈成为都市男女追逐的一种选择。

节省下的时间被分摊于社交、看电影、听演唱会、运动、旅行等标榜自我个性的活动上,这与追求生活品质的初衷不谋而合。

03  单身者人生也可以过得很精彩

单身族增多、“婚龄”推迟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无论是享受单身,还是盼望早日脱单,大家只要理性区别对待就好。单身的生活方式其实不是我们大家想的“单身狗”那样的单调枯燥、孤独寂寞冷,而恰恰是更丰富多彩。

现代人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就是活出自己,展现自我风采。当你单身的时候,你就会想办法去挖掘出各种各样的娱乐时尚活动,而这样的挖掘势必造成文化、艺术的井喷。

更重要的是,随着主动选择单身的人士的增加,还带动了“单身经济”。早在2001年,《经济学人》上就出现了“单身女性经济”概念。“她们是广告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媒体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独身而且收入不菲,她们是最理想的顾客。与其他阶层相比,她们更有花钱的激情和冲动,只要东西够时髦、够奇趣,她们就会一掷千金。”

分析发现,其中不经考虑就购买奢侈品的单身消费者占28.6%;16%的人至少每周去一次酒吧、KTV等娱乐生活场所;31.6%的人每月的最大开销为自我娱乐消费或聚会等社交消费,为未来储蓄保险的只有5.4%。

除了单身公寓、高素质的单身交友网站和俱乐部持续红火外,强调“生活保障”和“风险防范”概念的商业保险,以及以教育、养老为核心的理财险种应当都是“想他们所想”的对口产品。

从健身房、咖啡馆,到酒吧、餐馆、俱乐部,持不同价值观的单身人士都能找到生活的精彩。

04  单身者在经济上也可以很独立

家庭解体,这是一个已经持续了几百年的漫长过程。

以男耕女织为起点到食物、衣服的生产被逐步外包,人们离开家庭到工作场所集中上班,家务劳动被机器替代,商业对个人每提供一份便利,就是在质疑一次婚姻的必要性。

单身时代是这个解体过程的最后阶段,婚姻已经不再是人生阶段的必要过程,它只是人群偏好的自主选择。

一直以来有个说法:没钱结不起婚,甚至都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蜗居》。

现实真如此吗?

其实城市里结完婚租房住的比比皆是,没有住房不是结不起婚的必要条件。在国外更是这样,现在年轻人甚至拒绝购买住房。所以抛掉需不需要住房的问题,结不结婚和有没有钱的关系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在很多发达的城市里,各种物品、各类服务都可以很容易地以便宜的价格购买到,人们不再需要通过婚姻获得帮助和慰藉,大城市里选择单身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单身社会》这本书更是颠覆了人们对于单身的传统认知:结婚往往更省钱。大家选择单身,不是因为没钱结不起婚,而是因为足够有钱,可以独立地生活。

想想你自己的家庭:

结婚之前什么东西都要靠买,应酬一大堆,大手大脚,钱都花掉了,也攒不下来。

结婚之后,为了料理衣食住行等的开支,你的生活会规律很多:回家吃饭只是买原材料,在外的应酬减少了,还要准备很多的储备金,以备不时之需……时间长了,往往就有了一定的积蓄。

所以实际上和我们的正常观念正好相反:结婚后不仅不浪费钱,而且能够节省钱。现代人之所以选择单身,已经不是出于钱的考虑了。

也就是说,虽然结婚可能更省钱,但是当我经济条件可以承受的时候我会不结婚,而是选择一个自己的生活方式。

05  单身者更易获得幸福感

尽管传统思想一直告诫我们,独自生活将导致孤独和与世隔绝的孤立,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其论著《单身社会》中却向我们揭示了,绝大多数单身者正热忱地投身社会与社交生活中,他们比同龄已婚人士更热衷于外出就餐、锻炼身体、参与艺术及音乐课程、公众活动、演讲以及公益活动。

甚至有证据表明,比起与配偶居住的已婚人士,独自生活的人们身心更为健康,而他们都市公寓的生活方式,相较郊区独栋家庭住宅,也更为绿色环保。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专业地分析了这些独居人士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年轻的专业人士,支付高额的公寓租金,以换取自由和隐私;三四十岁的单身人士,不愿为了不尽如人意的伴侣而牺牲自己的事业或生活方式;离婚人士不再信任婚姻是幸福与稳定的基础;以及那些宁愿独居也不愿与朋友或者孩子共同居住的老年人。

根据针对三百多名不同年龄和阶层的男女所做的深度访谈,克里南伯格得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论:在如今这个媒体无处不在、人与人高度紧密相连的社会中,独自生活令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更懂得享受伴侣的陪伴。

过去单身的研究结果大多莫衷一是,有些研究者发现有伴比较幸福(即使效果量通常很小),例如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Scott R. Braithwaite和他的同事调查了1621位大学生,其中单身者占了56%。他们发现有稳定伴侣的人比单身者经历较少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固定的性行为对象、较少肥胖或过重,不过在身体健康其他指标上则没有显著差异。

但有些研究则主张「单身的人并没有过得比较差」。曾有长达18年的纵贯研究问了一个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那些结婚的人,有比他们在单身的时候幸福吗?Richard Lucas和他的同事所得到的答案是:没有。在刚结婚的时候,我们的幸福感的确有小小的提升,但很快又会降回跟先前一样。

所以到底是怎么样?如果单身没有什么不好,我们为什么还是会感到寂寞?或许,我们应该把问题换个角度想:会不会单身与否,根本不是寂寞的核心?

有一位朋友单身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所以她一度想要研究单身与寂寞之间的关联性。经过一番文献搜索,结果她发现虽然各心理学家对于寂寞定义不同,但至少在亲密关系中,一个有趣的观点是:真正寂寞并不是孤单一人,而是无法跟想要的人在一起。

当你爱的人并不爱你,你的等的人已经不再等你,让你日夜伤心魂牵梦萦的人已经在別人怀里的时候,纵使有再多的陪伴、再多的朋友、再多的问候,都还是会感到一丝丝寂寞。这种寂寞感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作「情绪性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指的是一种无法得到所爱的强烈情绪,例如在追不到、分手后、或是伴侣死亡等连带引起的感受。

与田馥甄想像得有些不同,一直寂寞寂寞下去是不会好的,长期还可能会产生无望或忧郁的感受。所以许多学者都建议多走出去,多和朋友聚聚、向他们说说自己的情绪。

这些方法有时候的确管用,可是也有时候,我们只是缺乏一些好好和自己相处的时间。撑着快崩解的身体工作、担忧同事上司的眼光、深怕辜负父母的期待,太多太重太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只为別人而活,却忘了自己的生命该由自己掌握。只要不是一个人的地方,就得承担两个人的重量,说一些言不及义的话来化解尴尬,其实背负一整天的情绪,根本不想再说任何一句话。

在心理学学家罗伯特·杰弗雷·斯腾伯格(Robert Jeffrey 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中,他认为,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

斯腾伯格认为,三大基石能够组合成不同类型的爱情。爱情的第一个基石是亲密,包括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及分享等特征。第二个基石是激情,以身体的欲望激起为特征。激情的形式常常是对性的渴望,但是,从伴侣处得到满足的任何强烈的情感需要都属于这一类别。爱的最后一个基石是承诺,包括将自己投身于一份感情的决定及维持感情的努力。在本质上,承诺主要是认知性的,亲密是情感性的,而激情是动机性的。爱情关系的"热度"来自激情,温暖来自亲密,相形之下,承诺所反映的是一个决定,它完全不是情感性的。

没有遇到爱情时,让单身的人尽情享受单身的生活吧!

06  单身者代表社会的未来

理解支持性服务、未来文化和艺术的繁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包容性。单身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玩法:她/他可能会熬夜、她/他可能会噪音扰民……这无疑需要城市的包容。

单身的人还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创造力极强。他们会不断地创造出属于未来的东西,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们会为未来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艺术奠定一个基调,他们正是这个社会的未来。

让单身的人去享受单身的生活吧!

与其操碎了心管别人结没结婚,不如花点心思,想想怎样利用单身时代好好修炼自己,未来社会需要单身者的创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290评论 6 49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107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872评论 0 34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15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453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8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27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91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3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72评论 2 32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22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89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87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77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1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90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