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不可思议》不同于我以往读过的其他自传。这是一个道友的身心灵探索之旅。滚滚红尘,芸芸众生。众多出自传者一般来自于世俗标准中的“成功者”,其拥有更多的知识、名声、财富、权力,然而这些成功者自传中谈及内观自修以及对生命意义追寻的较少,印象中只有《史蒂夫乔布斯传》中谈及他年轻时对佛法及禅修的研习以及7个月的印度寻禅之旅,其斯坦福大学的演讲“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and follow your heart” 言犹在耳,也仅仅从侧面反映了其身心灵的感悟,可惜的是并未详细谈到其追寻禅修及佛法的心路历程。虽然他屡次说禅对其生活一直有很深的影响,包括其在苹果产品设计决定中大量直觉的运用也有赖于此。
幸运的是胡因梦女士的这本自传为有意寻道的朋友们带来了完整的一段身心灵的探索之旅,勇敢的再现剖析了自己道途中的各种磨难,以及对自我的了解、觉察、解读、修行、试错、感悟。并且提供了大量对其成长道路中帮助较大的导师、书籍、以及各种各样的修习方法等信息。这样有兴趣的道友可以按图索骥,一一尝试。
沿着胡女士的生命轨迹一路走来,掩卷深思,仔细回想阅读中偶有所得之处,几日内念念不忘的也就是生命中的助缘和转化,以及对道德经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理解。
助缘和转化
在自我身心灵探索的旅途中,需要各种助缘,最重要的助缘就是能把你从纷纷扰扰,花花绿绿的外在物质世界(财富,权力,美貌,名望,欲望)追寻中拽出来的那一个,给你当头最重一棒的那一个。他/她把你的命运道闸搬到对生命价值的内向追寻上。对胡女士来说,这个人就是李敖 -“真正影响我的成长,促使我产生转化的,严格讲起来只有三位,这三位之中最令我‘感恩’的应该算是《快意恩仇录》的李伯爵了“。
26岁的遇见,3个月22天的婚姻,3年的对簿公堂,一生的谩骂羞辱。这其中的怨恨,李敖一生没放下,(可能到今天放下了,李敖卒于今日2018/3/18)。27岁,胡女士在饱尝人生的大是大非后踏上了向内探索的自我认识之旅。官司过后,对李的怨恨彻底放下。“我竟然一连三次在台北东区不同的地点碰到李敖。我走过去和他握手打招呼,心里有一种从未发生过任何纠葛的诡异感”。造化弄人,同一种恩怨,不同的选择和命运。而这便是人生。
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每个人的认知,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同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所以助缘就是激烈挑战你三观的那一个。你执着的价值观会被砸的稀巴烂,胡女士曾经的价值观中可能很难接受如此相爱的人怎么能如此不择手段的伤害,甚至诉诸法庭,但可悲的是它就是那么明明白白的发生了,胡和李都是个性桀骜不逊的独特个体。两块截然不同、棱角各异的石头摩擦起来,对彼此的伤害可以想见。
再讲到史蒂芬乔布斯的助缘,应该就是他的亲生父母。把他带到世间,却没有尽到养育的责任。把他无情的抛弃了。在他成人后的价值观中,可能曾经怎么也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事实。怎么会有人这么干,而这样的事就是这么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他的身上。这应该也是造成其印度寻禅,内向寻找自我生命意义的原因。
助缘来了,转化只能靠自己。转成转不成,看自己造化。转成了的话内向寻道的旅途就又多了一位道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转不成结果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要么一生活在怨恨中,要么甚至走了极端,只能哀叹生命的无常了。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老子的《道德经》多次翻过,深入不下去,读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无常名”便茫茫然不知身在何方。道是什么?百度一下,万千解释。有缘读了胡女士自传中的这一些段落,才似乎有所明白。
“人心是本自具足究竟圆满的,但是文明与文化的扭曲发展,却在人们的心田中种下了四分五裂的理想,教条,禁令,意见和种种的观念;人性中的暴力与异化倾向,就是由这些被视为正常的自我制约所孕育成的“。
“除了肉体,我们还会通过意识形态来认同这个自我。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宗教信仰上的,只要我们固守于一个意识形态,就必然与持有不同意识形态的人发生对立。所以说意识形态会让你丧失生命的自由度,落入到一个陷阱里,意识形态不过是脑子里的概念与想法,它是随时可变的,所以是假的。”
从小到大,我们就被周围的权威人物,家庭、社会灌输了太多的概念,想法,价值观,主义,等等等等。所以要寻求生命的意义,生命的道,每天要做的应该就是慢慢去除掉我们日久沉积在内心中的这种种的价值观,主义,认知的束缚,才能寻求到生命的本真。这应该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为道日损。
引用百度百科中的一段解释,让豆友们有更近一步的了解。
“求学的人,其知识要逐渐的增加;而求真理的人,就要逐渐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思维见解等。由于人的主观意识和思维见解都有分别性,局限性,在寻求真理的路上会成为障碍。而大自然的真理是无分别性的,所以我们求真理要逐渐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思维见解。”
行笔至此,已是午夜时分,万籁俱寂。想来也是机缘巧合,午时听闻李敖先生因病仙逝于台湾。这一对百年修得同船渡的同林鸟,一人已向自己的家人,友人,仇人告了别,另一人仍在追寻生命灵魂的道途中踽踽而行。
2018.3.18 - 旧文转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