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号丨输就输在,你不研究案例
文/李雪含
首先我们应该理解头条号和微信公众号的差异性。
在我看来,微信公众号因为没有算法推荐而更像是一个个性化的内容平台;而头条反而因为算法推荐机制的存在而更像是一个标准化的内容平台。
微信公众号的个性化在于你很少能直接使用内心的超过十亿的用户,每个微信公众号都像是一座孤岛,想要获得粉丝增长,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找流量给自己涨粉,比如做互推,做知乎,做百度…费尽心机来给自己的公众号导流。
头条号不是这样的,头条号的粉丝就是今日头条的用户,你能吸引到多少粉丝都是你做内容的结果,而不是去依靠你从其他什么地方导流进来,你只需要写作能获得推荐的内容出来,让系统给你推荐流量,带给你流量。
微信公众号需要你主动导流量进来,头条号会因为内容给你流量。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你看过再多次,研究过再多的爆文,看过三个,四个,十个,一百个,一千个,一样的做的好的公众号,你依旧对做好自己的公众号没有一点底气,因为即使是复制抄袭,也做不好,这就像是考试里的开放性问题,怎么答都可以,你怎么写文章都行,但是你触达的用户才是打分的老师,你看过再多案例,即使是复制别人的方式和内容不一定做得好
头条号就是数学考试,它是有标准的参考答案的,头条号的打分的标准就是头条的算法机制,你需要做的就是让算法认可你即可,你研究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就足够你产出爆文了,甚至你只需要看一篇爆文,就足够你明白如何生产爆文了。
研究了几个账号,最后总结的发现。
能成为拥有几十万上百万粉丝的账号,他们几乎拥有者几乎相同选题方向:无法短时间学到(学会),需要持续付出时间去努力的。
比如医学健康领域的以三高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无法治愈,只能控制,几乎是随着年龄增长必得疾病)和减肥(全国最少1/10的女孩都在减肥),听力受损(随着年龄必然受损)。
比如在内容领域里,侧重人性故事的多巴胺,侧重生活道理故事的十点读书粉丝体量都不够大,100多万最多了。
比如围绕赚钱,这是大部分人都妄想一夜暴富的梦想使然,所以案例和方法会引导很多人持续关注。
再比如硬核的内容,几乎全是培训,越硬核,视频增粉的效果越好,因为很多操作图文的解释说明都不如视频表现的细腻易懂,同样是做Excel教学,秋叶用短视频400万完超写文章的200万粉丝的Excel自学大师。
如果再比较整个大领域这一趋势会非常明显:
搜索“电影”两个字查看用户会发现有很多粉丝过百万的账号,全都是做的视频;但是到了健康领域,教学领域就差很大,头部百万粉丝的只有几个几乎是全民病患的领域才产生了大量粉丝,后续即使出现了做视频的也很难获得粉丝(非这些领域尤其如此),搜索“医生”,我的结果里只有12个百万粉丝体量的账号其中已升级成为MCN机构类账号3个,没有升级的机构类账号4个,实际个人做出来的只有5个…(电影领域40个百万粉丝账号,多数都是70-100万粉丝之间,全是个人账号,几乎没见到机构mcn账号出没),其中多数都是在10-30万粉丝体量,更多的是1万粉丝一下的认证号。
这就是兴趣领域的局限性,医生多数被局限在自己的专业科室里,而自己的专业科室如果不是拥有大体量病患(减肥,儿科病,三高疾病)而是相对不常见的疾病患者的情况下,很难拥有大体量粉丝(粉丝不到百万的几乎都是在10-30万的,更多的认证医生账号粉丝不到1万)。
因此在定位领域里,以兴趣算法为核心的头条号运营的兴趣领域占据了很重要的成分,进入一个冷门,没有太多兴趣用户的领域,很难拥有粉丝增长。
而兴趣领域的定位就迎合了一句话“可持续成长领域”,这个领域是不断有新的增长人群,比如需要学习办公软件的人群中新增人群就是毕业生和新加入上班族的人群,健康减肥领域就是不断新增的减肥人群,增量足够大,且这些人需要保持学习和控制自身,就不会取消关注。
如果说在做公众号的时候你不知道如何定位,如何发现自己的账号,那么扔到这样的兴趣算法为流量导向的内容平台里对于垂直定位的重要性反应的更是淋漓尽致,如果没有足够人群,没有推荐量,更没有阅读量,更不要想着粉丝转化了。
研究一下兴趣算法平台的账号,你就能理解定位的重要性以及想要做好,必须给自己强行加上一个定位。
头条增粉,可以根据上边研究的几个账号来看,增粉渠道是不同的,微头条和问答的增粉比较稳定,而视频内容的门槛比较高就没有做深入研究(算法一直,内容都略微不同吧)。
在任何平台想要获得粉丝增长都是遵循“漏斗”原则的,首先你要让自己的内容被更多人看到(公众号就是被转载,被分享转发;在算法平台就是被推荐更多的人),然后推荐的人数里只有少部分被转化成实际点击文章的人,这些点进文章的人里又有少部分是看完内容的,这些看完内容的又有少部分是觉得内容不错可以关注作者的。
这就是漏斗,每一层都在流失用户,只有你的流量足够大才能获得足够多的粉丝。(没有流量基础,单纯提高转化率带来的增长是有限的)
头条因为算法的原因,无论是做什么内容,只要算法给推荐流量,都是可以带来大量涨粉的。
比如邱医生和耳科赵医生用微头条涨粉;Excel自学大师用文章涨粉,电影号都在用视频涨粉,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
微头条容易获得推荐流量的是故事性(引发讨论价值)+双话题标签;没有故事性,没有双标题的流量通常阅读量在粉丝量的5%到10%,带上双标题以后的阅读量一般最低有10%的基础,如果加上故事性,很容易获得更高的退浆曝光,几万几十万阅读都是有机会的。
故事性:故事一定是可以引发大家参与讨论评论的,越具备讨论价值,越容易获得流量。
双标题:借用微博的用法,单个标题蹭话题流量有限,两个标题可以获得交叉流量,再多害怕被打上蹭流量的嫌疑就没测试了。
可以引发讨论的故事流量最大,无论是新闻又或者其他信息,用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会更容易获得流量(如果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讲故事的微头条很多流量都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阅读的,而只是简单发心情,官宣的随便发一下都是没什么流量的)。
问答:头条的问答比较难做,具备讨论价值的问题不好找,推荐的问题多数无法成为爆款,但是让问答上首页推荐的办法很简单,选择回答数量少于15个的,回答逻辑严谨一些几乎都可以上首页推荐(很多情况都是上了首页也没什么流量要不然问答兴趣认证的4个优质问答也不会是以1000阅读量作为审核潜在标准了,头条号兴趣认证,如何快速通过四个优质问答?|附优质创作者认证彩蛋),选择收藏数比较多的问题主要廕原因是收藏的问题有人回答后都会收到新增回答的提醒,这个也是不错的流量之一吧。
总之做回答的办法就是用一个问题是否有15个答案数量判断自己的答案有没有机会上首页推荐获得推荐流量;用收藏量来判断这个问题是否具备流量来考虑是否回答。
爆文:文章是另一个增粉方法,但是首先要强调的追热点对粉丝转化没什么用(因为大部分人抓不到转化用户的点以及热点追不上),一方面热点很多人追,落后一步推荐量就直线下降,很简单的道理,同样的一件事情你会反复看吗?除了造成信息疲劳和用户厌烦,浪费用户注意力之外,追热点只是让你看上去是发了一篇文章,仅此而已;真正可以带来涨粉的是两种文章。
一种是有用,收藏价值大的(很容易获得收藏和转发来不断增大推荐量);一种是看起来没用但是能引起讨论的(那句话应该叫做引战,挑起评论区战争的),有用会让用户觉得有关注的价值,引起战争的会让用户找到那个“替自己发言”的组织,所谓认同感。
之前不是有“**出征,寸草不生”的先例吗,还有咪蒙,大家都是因为“替我说出来我想表达的”这种认同感而关注的。
其他的逻辑还没有研究,另外认真做个标题党就好了,可以跟“头条双标题精选”这个账号学习一下标题写法,很有意义。
文章的逻辑:
一张图,三句话。
文章长度以3到8张图为宜。(600到2000字)
短视频那些就很硬核了,搞得都是硬核培训加上配音剪辑,个人目前还没有涉猎就不做阐述了,有有机会再阐述。
PS:文章,微头条都是可以用双标题的。
总的来说在头条,研究算法没有意义,研究爆款案例才有意义,头条的算法是死的,是一套标准,你研究的再透彻但是做不出来算法认同的内容,研究有意义吗?相反的是爆款内容都是从这套算法里脱颖而出的内容,研究复制了爆款的逻辑才会有更大的流量。
只做自己觉得好的内容是没有流量,这是浪费时间且没有意义的事情。
涨粉效率上微头条+问答理论上比爆文快,但是没有视频高(但是视频门槛高),如果能抓住爆文的逻辑快速产出爆文,涨粉效率也很高!
所以做头条号才是真正的应该先研究账号定位,然后找到定位相同的爆款去研究复制,找到核心的增长点去做增长,在抓住一个增长点的同时去挖掘更多更有效率的增长方式来做增长,突破局限性。
关注后学习更多运营技巧和变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