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从何而来?
十二生肖是对应的十二地支的动物代表。而十二地支的发明人因为年代太久远,即便有些记录,也没有考古资料来验证。
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记载:
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
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干支是大挠创制的:
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在先秦的百家中还有一派叫作“建除家”,将一年分为“十二建除”,这之间和地支的对应关系也是相同的。这个流派后来渐渐隐匿,不过如今在八字预测中还会遇到“十二建除”的使用。
那么十二地支的最早记录就在这里了。至于如何和十二个动物对应起来,其实我们倒是不妨用逻辑推理一番。因为这其中牵涉到星历,在古代天文学中,天干地支不但用来纪年、纪月、纪时,也和星象变化是对应的,形成我们中华传统的星历。
星宿和动物的对应关系
古人夜观天象,在研究过程中,为了方便观测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运转,将黄、赤道附近的星座选出二十八个做为标志,合称二十八星座、或二十八星宿。
这二十八宿分别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这些星宿大致组成的图案就是“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即“东方苍龙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北方玄武七宿”,合为满天二十八星宿。
这四种动物代表了这四个大的方位,在观测中充满了想象,但还是以星图为基础的。
为了方便记忆和分析,还对这七宿下面的每一个星宿都用金、木、水、火、土、日、月七个元素对应,同时再用一个动物的形象一一对应,得出所有星宿的全称,就像汉字的“音、形、意”一样,便于学习者记忆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