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游和野营活动安全常识
要准备充足的食品和饮用水。
准备好手电筒和足够的电池,以便夜间照明使用。
准备一些常用的治疗感冒,外伤,中暑的药品。
要穿运动鞋或旅游鞋,不要穿皮鞋,穿皮鞋长途行走脚容易磨泡。
早晨夜晚天气较凉,要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活动中不随便单独行动,应结伴而行,防止发生意外。
晚上注意充分休息,以保证有充足的精力参加活动。
不要随便采摘食用蘑菇、野菜和野果,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要有成年人组织,带领。
集体野营和郊游活动安全常识
最好事先对活动路线,地点进行勘察。
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制订活动纪律,确定负责人。
最好要求参加活动的人统一着装(如穿校服),这样目标明显,便于互相寻找,防止掉队。
所有参加活动的人要严格遵守活动纪律,服从统一指挥。
登山活动安全常识
登山时有老师或家长带领,要集体行动。
登山的地点应该慎重选择,要向附近居民了解清楚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天气变化的情况,选择一条安全的登山路线,并做好标记,防止迷路。备好运动鞋、绳索、干粮和水。
在夏季,一定要带足水,因为登山会出汗,如果不补充足够的水分,容易发生虚脱和中暑。
最好随意携带急救药品,如云南白药、止血绷带等,以便在发生摔伤、碰伤、扭伤时派上用场。
登山时间最好放在早晨或上午,午后应该下山返回驻地,不要擅自改变登山路线和时间。
背包不要手提,要背在双肩,以便于双手抓攀,还可以用结实的长棍作手杖,帮助攀登。
千万不要在危险的崖边照相,以防发生意外。
游泳安全常识
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
处在月经期的女青少年也不宜去游泳。
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不要到江河湖海去游泳。
下水前要做准备活动。
可以跑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
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放风筝安全常识
不要在公路或铁路两侧放风筝。
公路上来往车辆多,情况复杂,铁路上也常有火车通过,许多青少年为了把风筝放起来,只顾向前奔跑,还有的青少年喜欢拉着风筝线倒退着走,这时如果有火车或汽车通过,容易出交通事故。
不要到农村场院内放风筝。
农忙时,场院内有许多临时安装的电灯,电闸等,如果不注意,风筝搭上电线,造成短路,不但有触电的危险;还有可能引起火灾。
不能在设置高压线的地方放风筝。
这些地段高压线密集,若风筝搭在高压线上,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电器设备的损坏。
户外活动防止中暑安全常识
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远足、爬山或去缺水的地方,一定要带够充足的水。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些水果等解渴的食品。
降温:外出活动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最好准备太阳伞,遮阳帽,着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外出活动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降低体温。
备药:可以随身带一些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品,以缓解轻度中暑引起的症状。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应该立即送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