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第四(4.19——4.24)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假如一定要出门,那也得告诉父母自己去哪了。
随记: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孩子对父母的爱。游必有方,这是现实的解决办法。
当孩子到了能够远游的年纪,父母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古代不必当今,出个远门,三年不归是常态。人生有几个三年呢,何况年迈的父母?当孩子远游回家,“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所以,游必有方,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去哪了,可以通音信,报平安。杜甫诗云:“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讲的就是亲人分离杳无音信的孤独和担忧。父母爱子之情更甚。
游必有方,也是让孩子了解家庭的状态。爱是相互的,父母爱子,孩子也应爱父母,这是孝的本义。通了音信,家中有事孩子可以及时得知,喜则喜,忧则忧,情感共享是家庭和睦的一个原则。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父亲去世之后,就看他的行为)如果长期能坚持父亲的好做法,那就可以说是孝子了。
随记:这条和《学而》1.11重复了,1.11更详细些“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写的是观察一个人是否孝顺的条件。
孔子强调“孝”是精神层面的,不只是对父母的衣食供养,所以父母去世后,更能体现一个人是不是“真孝”。三年不改,为什么是三年,因为孩子出生前三年没有自理能力,完全是父母养育,要报恩。而三年不改,说明他的感情是执着的,是发自内心的。从孔子去世后的情形看,也只有子贡真正做到了三年不改。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是孝的最高标准。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是因为父母长寿是一件喜事,另一个是因为父母年纪越大就越接近去世。
随记:这是一件非常现实的事情,凡人皆有一死。孝子为父母养老送终,随后都得有心理准备。
“孝”是成人礼,当一个人懂得孝,才算是真正的成年人。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古人不轻易许诺,是因为怕自己做不到,羞耻。
随记:一诺千金,从不轻言开始。说了做不到,就是说大话。孔子虽是理想主义者,但行事却是实打实。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约定好了却没做到的人,很少。
随记:旧注都把“约”解作“约束”,这样才能讲得通。实际上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和上一句连起来读。“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以约失之者鲜矣。”孔子分明就是在说古代人比我们现代人更将信用,因为他们不轻易许诺,一旦约好了就一定会做到。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如果不连起来读,那这句话就太突兀了。上下文都在讲言行的关系,忽然冒出一句约束自己,不通顺。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要少废话,多做事。
随记:讷于言,不是沉默不语,而是少说废话。言行的关系,孔子说的很多,都一致,即是少说废话,多做正事。这是儒家入世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