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一些和阅读八杆子打不着的互联网公司岗位,在它们的招聘广告上不少公司都写着“阅读爱好者、旅游爱好者、好奇心强者优先”。
在我们日常的认知中,一个爱好读书、旅游的人,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热爱生活”“学习能力”“好奇心”这些字眼,而这些也的确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公司对人才必备的要求。每当接触一个新项目、一个领域或者一项新技能,读书,还是了解信息或者自我提高的有效手段。
可是周围很多职场人可掌控的时间越来越被压缩了。成家的要陪孩子、陪家人,有对象的要陪对象玩耍,单身的不少人也是“995”、“996”加班成了常态。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点时间,一颗焦虑的心还是始终无法沉静下来。于是,我们的那些kindle书、阅读软件电子书、还有购物狂欢买的一摞摞纸质书,很少能看完,今日复明日、日日复明日、今年复明年。
对于很多职场白领来说,阅读越来越是件奢侈事了。怎样解决读书难、读书慢这个万年难题,不妨从先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开始。
最近我一直在看阅读类的书,《高效能阅读》是比较适合职场人士的工具书,没有大部头的理论,都是一些简单的小技巧,大概只用了2.5小时就读完。
作者原尻淳一,可以说是效率读书专家了。据说这本书是他“通读了百余册教授读书方法的书籍,最终将亲身实证有效的内容整理而成”。他的经历很丰富,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广告公司、营销咨询、企业培训师,还出版了其他几本书。
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中把阅读能力大概分为主要分3个阶段:初级的习惯养成、中级的提高阅读速度、高级的内化和输出,一共讲述了高效阅读的89个小技巧,除了一些软件工具使用类的建议对我们帮助不大,大部分值得尝试。
养成阅读习惯
1.开始读书
没有必要从头开始读。“读者权利十条:不读的权利、跳读的权利、不读完的权利、重读的权利、读不择书的权利、包法利症、读不择地的权利、随意选读的权利、朗读的权利、默读的权利”,所以和我们通常从头开始读不同,其实可以根据目的决定怎样阅读一本书。
降低读书门槛。可以从名人的薄书开始,由浅入深;还可以综合调动五官,比如目前很火的听书、或者去参加作者的现场演讲,都能让不爱读书的人更容易开始读书。
2.沉迷读书
要激发自己读书的内在动机、好奇心。当“内在动机=好奇心”的引擎发动时,充当汽油的便是“读书”。认知的喜悦和知识本身,会使学习的引擎加速。当知识逐渐与自身的事联系起来、并且自己充分感受到成长的时候,也就奠定了终生学习不辍的基础。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书时要有来自内心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驱动。
从作者切入。比如从感兴趣的作者开始、了解作者的人际关系等,会让我们更清楚这本书背后的故事,从而引发我们的兴趣。
降低门槛。利用碎片化时间分散畏惧意识,听书、或者利用刷牙时间打消自己的畏惧。
通过仪式化的形式告诉自己进入专注状态。“我们所生活的客观时间,是由柯罗诺斯支配者的,所以每个人都会陷入24小时奋战的错觉,但在发生某种创新或诞生创造性事物时,流经创造者身体里的时间感觉,从古至今都是伊恩时间”。专注状态更容易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比如可以通过番茄闹钟设置仪式,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让自己思想处于集中状态。
3.读书环境技巧
一个好的读书环境很重要。对于成人来说,家里的诱惑和打扰太多,电脑上的游戏、手机里的消息、家人的事情、慵懒的沙发,如果呆久了,可能会没有看书的欲望。这时候可以去第三空间,比如周围的咖啡馆等,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建立读书社群,和更多小伙伴一起读书。利用网络交流分享,相互之间也容易督促。
此外,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搬到大学或者图书馆附近居住、手机电子阅读等方式,督促自己阅读。
提高阅读速度
“速读的灵魂在于快速、多次阅读关键词附近的内容,以及获得新的视角和创意。每天阅读一本与自己业务相关的书,从中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并在每天的业务中进行验证,让知识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立体。”
职场人士来说,商业类书籍实用性很强,也更需要快速阅读、多看。完全不需要一个月才看完一本。
1.挖掘关键词
读书过程中,注意关注关键词,比如总结类、因果结论类、中心句等都是关键词。阅读中需要重点关注这些词汇。对于一些举例子的案例或者一些和主题关联性不是很强的内容,则可以选择性阅读。
2.把握目录
目录其实是一本书的地图,是作者要表达内容的概括体现。可是我们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关键信息。先阅读目录,猜测目录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验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和自己的假设一致,如果遇到关键的地方,可以记笔记或者贴便利贴。结合关键词规则,可以适当选择跳读部分不重要的内容。
现在很多上商务书在排版时都会重点突出,这些表黑的字我们也可以重点阅读,其他扫读。这样可以提高很多效率
3.停止无趣的书
如果实在阅读不下去,可能你目前真的和这本书没有缘分,不妨先放一放,过断时间再看,兴许会有不一样的认知。
4.利用碎片时间
上班族利用中午、等车、通勤路上,这些碎片时间也可以读不少书呢。
极偶然情况下,有可能遇见不能跳读,必须仔细通读的书。比如我的案头一直放着《观呼吸》这本书,是一个导师推荐的,基本上没事就会翻看,哪怕每次只读一段话也很有启发,这样的书这无疑是与书的命运的邂逅。
内化输出
1.多做垂直阅读
阅读分为水平阅读和垂直阅读,水平阅读是多个主题,垂直阅读也就是主题阅读,针对同一个主题,不断加深理解。商务人士对专业型要求较强,可以多做垂直阅读。
2.内化为自己的规则
“多读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你会在无意识中对书产生依赖,从而放弃自己的思考。书只是启发,而非正确答案,一旦忘记了思考这一基本行为,无异于本末倒置。”
更好的办法是通过读书所获得的他人的教训,然后实践中亲自验证,将结果转化为自己的规则、经验。读完一本书,不仅要对作者的经验教训进行尝试、实践,还要有取舍地选出真正能用的教训,加以改编,使其适合自己。反复进行这个过程,掌握“真正能用的教训”,才是最重要的事。
总结起来,就是读书——发现教训——实验——找出能用的教训——读书转化为行动。
职场中,我们每结束一个项目,其实都要做总结,这也是在内化自己的规则。不过很多人只有在失恋或就业活动等迫切时期,才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能否在平时的工作中感受到这种迫切感,培养这种审视总结的习惯,是关键所在。
3.保持输出
读书时就要注意哪些文体是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这种文体风格,并形成自己的文体风格。还可以积累自己的产出数据库,书评、笔记等都是输出,你甚至可以编写自己的教科书。
对于商务人士的输出,输出还有利于在专业领域打造个人品牌,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起来,对于职场人来说,首先需要需要低门槛、并且通过周围环境暗示养成阅读习惯,其次是通过抓重点的方式,比如目录、关键词等方法提高速度,之后重点是要结合我们的实际项目案例,把别人的知识内化为我们自己的规则、再去指导行动。最后需要不断积累自己的素材库,保证阅读之后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