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孩子沟通时,掌握以下五种方法,与孩子的沟通就会非常的融洽:
1、当孩子想给家长你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一定要停下手中的活,认真的听,一定要表现出倾听的诚意。
2、当孩子在讲述事情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断孩子的讲话,让把话讲完,尊重孩子的意愿表达。
3、孩子无论讲述的事情是对还是错,家长首先要表现出理解,不可贬低孩子的智商。
4、当孩子的观点是错误时,家长不要一味地指责和批评,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判断是正确还是错误的。
5、给出两种选择,一种是错误的,一种是正确的,让孩子自己学会分析去判断。
家长在与孩子在沟通时,要尽量让孩子多讲,家长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孩子只要愿意把事情讲出来,那么基本上来说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很多家长在与孩子讲话时基本上都是讲长篇大道理,或者训斥、批评甚至谩骂羞辱。
家长每天讲的大道理,孩子已经听了无数遍,没有一点新意。这样的套话废话不如不讲,起不到一点作用。
我们家长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我们都是过来人,在这方面非常有经验,孩子是你一定要听我们的,别再瞎琢磨自己的想法了。
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孩子的想法可能不成熟,但是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判断和选择。
即便是孩子选择了错误的方法,家长也不要急于否定。让孩子尝试一下错误的方法,也未尝不可,最后由孩子自己总结,让孩子自己判断对错。这样总结出来的方法,孩子会铭记在心。
讲个案例:
你的孩子放学回家,兴冲冲地跑到厨房,跟妈妈说:"妈妈,这周我们班级小组评比我们得了第一名哦!" 妈妈正在厨房准备做饭,很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声"哦,知道了。" 然后继续忙着做饭,孩子见妈妈这样冷冰冰的,满腔的热情一下子没了,只好悻悻的离开。
晚饭吃完后,妈妈再没提孩子在学校的事情,只是催促孩子赶紧去写作业。孩子这周的班级小组表现优秀,得到老师的表扬,满怀欢喜地跑回家告诉妈妈,结果,妈妈冰冷的态度让孩子满腔的热情,一下子跌到了冰谷。慢慢的,可能在孩子的心里认为,班级小组得不得奖,没有多重要。原本要求上进的心也慢慢冷落下来。
一个没有上进心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会好的哪去。
如果如果妈妈换一种方式说话。在厨房听到孩子的说话后,立马停下手中的活,满脸真诚地问孩子:"哦,小组得奖了,很不容易的嘛!你们小组这周能够齐心协力,都一定表现很优秀哦!孩子,一定要保持住,争取下周还得第一。" 妈妈这样鼓励孩子的话,孩子的上进心一定会得到保持。
其实一些简单的小事,如果家长处理好,说话得当,就能在孩子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家长不用每天对孩子讲大道理: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能考上好的中学,好的大学,毕业后,才能有一个好的工作,有一个好的未来!家长一定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孩子的心里,老师的一个眼神,老师的一个鼓励和赞许,家长的一次真诚聆听,都对孩子的上进心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