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故事,接触不同年代的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有的人认为,读书就是随手一来,闲时一看的一个动作。工作忙的时候,是根本没有必要腾出时间专门去看书的。我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它只是我业余生活一个不起眼的动作,可有可无。相比其他的业余活动,读书很快就会被忘却,甚至被业余生活除名,从此大家就玩上了王者荣耀、刷抖音、看综艺……丰富多彩的新生业余活动最终淘汰了读书。
有的人却认为,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读书并不是在校生的专利,即使工作了,再忙再累,抽空阅读是必须的。它就好像空气一样的存在,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离开一刻都会让你觉得难受的。自己不仅看看书,还会积极影响周围的人一起看书。
到底读书是我们的一项业余活动,还是生活必需品呢?上周日下午,我和朋友一起去当当书店围观了樊登读书会线下举行的一场辩论会。
正方辩手认为:读书是我们精神层面的一个提高,就是因为没有看过那么多书,所以才会觉得生活中有很多困难在围绕着我们。殊不知,我们所遇困难的答案,都在书中出现过,缺少的只是相应困难偶遇者的实践。商场上的商业大佬,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他们的那些成功经历,也就是编入书中的案例。对于我们来说无疑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样想的话,你还觉得读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么?
而反方辩手认为:读书只能作为我们的业余活动去看待,比如我们白天会去上班,那才是我们的必须,而对于读书这件事,一般都是睡前或者休息的时候才会去考虑做的一件事情。读书就是业余活动,就像我们今天,我们可以选择去听音乐,也可以选择来听辩论赛,也可以选择去看书,其实我们是有很多选择的可能性的。所以,读书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很多书读了也没有用,有一个词叫做“纸上谈兵”。在书中没有实践的世界,何来的成功可言。学习有很多种,比如可以通过朋友,也可以通过事情去学习,并不一定是通过书本,所以读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说到底,这是一场读书在我们生活中究竟占何种地位的较量。
辩论会结束时,坐在旁边的朋友问我:现在,你觉得读书是业余活动还是生活必需品?我认为,不管是业余活动还是生活必需品,读书都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有人嘴上说读书是生活必需品,却没有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行动中来,只喊个“我要读书”的空口号;而有的人,虽然觉得读书是业余生活,却把读书列入每天的“to do list”,当做重要的事情来做,还写了读书笔记。
我还记得,007写作群里战友汪伟晶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些朋友说太过忙,所以没时间读书。如果我们把读书这件事摆在一切的后面,自然排不上队。如果把读书往时间表的前面排,时间就挤出来了。
我最近加入了明志读书会读书打卡活动,打卡的分享可以是自己的读书感悟,也可以是听线上课程的收获,比如得到APP、好好学习APP。虽然每天都阅读纸质书或是听书,但是并没有每天都打卡记录。哈哈,有时候真忘记在小程序里记录啦。不过已经不重要,打卡只是一个形式,更重要的是每天的践行:读书与思考。
所以,读书是业余生活还是生活必需品?关键还是要看个人的践行,看我们如何安排业余的时间来读书、思考并践行。而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纸上谈兵”。当你把读书学来的知识,真正用于解决实际的工作和生活问题时,当读书让你的心境更平和时,自然就明白了读书在生活中的地位。愿我们都能在书里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