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引用内容均来自公众号《罗辑思维》万维钢老师的一篇文章《关于刻意练习的清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查看,知识含金量很高。
关注罗胖好久了,很羡慕很钦佩,他的认知和洞察力,他的敏锐和犀利,最重要的是他能够跟身边那么多聪明的人打交道,有一个那么利于成长和学习进步的环境,真是幸福,这种幸福是精神物质双向的幸福,没有一点点遗憾。
罗振宇的话说就是:学习提升自己的同时还挣着了钱,这是内容创业者的最高境界了吧。不过没关系,罗振宇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没出名没创业呢,重要的是坚定自己的方向,不断打磨自己的价值观,精炼自己的选择,然后笃信践行。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就好了,只要你没有辜负时间,时间就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只要你踏实陪伴和努力,时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终会以某种形式回报给你。若你连自己都欺骗,到时候,时间惩罚起愚蠢可是毫不留情更会变本加厉。
所以,无论自己遇到了什么境遇,问自己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什么?”。然后,面对,思考,解决,记录。坦然的面对自己,坦然的接受跟自己有关的一切。
“刻意练习”这个话题,是我在学习领域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今天好好聊一下如何刻意?怎样练习?才能真正的把握好刻意练习的精髓,为我们所用。
1.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就是刻意练习。成为任何领域高手的关键因素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练习。
所以每一个正常人都有成为高手的能力,培不培养这个能力,就得看你是否有想要成为某行业高手的足够强烈的愿望和想法。别干坐着学习方法,太多时候,我们太重视方法而忽略了基本操作的重要性。
2.关于刻意练习,被误读最久的一个概念是“一万小时定律”。事实上,想把自己变成高手,光知道“一万小时”毫无意义,因为真正的关键根本不在训练时间,而是训练的方法。
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是有回报的,看不到回报的努力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别把前一句话当做自己不努力的借口,真正的逻辑是这样的:有效正确的努力的结果,必然会伴随着一些正面的反馈和收获。若没有收到一些正面的反馈,就要反思自己努力的方法是否正确、有效。
这个过程很重要,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付出的时间是否足够长;重复的次数是否足够多;是不是一刻不停的在“砍柴”......最终的结果可能只能事倍功半。
反思的自己方法问题很重要,去分析,去思考,不要总问别人事情该怎么做,你自己的情况自己最清楚,最知道该自己弱项在哪,如何针对其进行刻意训练。不知道该怎么做的大部分人只是不想动手开始做,懒得思考,或者你想做成的愿望并不强烈。
3.功夫就在功夫上,“功夫在诗外”就是一句谎言。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要高度针对性地重复练习基本功,想要学什么功夫,就应该练什么功夫。
之前看笑来老师的文章时,当中提到,人是可以通过学习变聪明的。这不是什么鼓励或者励志的话,有科学研究证明,通过学习是可以改变大脑皮层“沟回”厚度,即通过学习你可以改变大脑的本身的构造,这么说,“技能”还真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
4.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5.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有效的练习必须发生在“学习区”,一旦你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该在上面继续花时间,要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凡是达到“我闭着眼睛都能……”这个程度的人都废了,高手不会闭着眼睛做事。
也总能听到身边的人说:要跳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若是留心观察大部分人也只是说说过过嘴瘾。真正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很多人又放不下舒适区的安逸。于是跟自己说:“我要快乐的学习,要玩的同时把东西学了”。这只是给自己不愿意走出舒适区找的借口而已。要记住,时间真真切切的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它会以它的方式给你相应的反馈,或早或晚。
很多一辈子只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的人,就是掌握一个技能之后就不在学习其他技能了,所有在自己熟悉领域的工作都只能说是重复劳动,而不能说是学习和练习。
6.只有结果可控的领域,刻意练习才有用。股市是不可控的,所以刻意练习预测股市很可能就没用。有严格固定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最大,比如国际象棋;没有严格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则非常有限,如编程、航空飞行、广告创意。
这一条再次强调了,刻意练习不在于重复练习次数,不在于练习时间,而在于有效且正确。什么时候刻意练习的效果最明显,最有用。有效在于结果可控,正确在于在有效的领域又找到正确的练习方法。
7.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艺术家要采风,棋手要打谱,律师要学案例,政客要读历史,科学家要看论文。宁可定期坚持发几篇灌水小文章,也比苦读10年期待一鸣惊人强。
这是刻意练习的训练方法,针对自己的弱项做有针对性的训练,把一个系统的领域或者技能,归类分块练习。
8.刻意练习的关键是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你需要一个旁观者,他不见得水平比你高,不需要经常跟你谈心,不用激发你的战斗热情,但他必须给你提供三步反馈: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9.有效的反馈,应该满足三个条件:及时,一旦不对马上就有人给你指出来;超脱,对事不对人,反馈者不把你的错误上升到“你这个人行不行”的层面;试错,你犯错误的代价很小。
10.考试是最好的反馈。熟悉并不等于理解,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办法是考试和测验。没有经过测验,你的知识只是幻觉。
国家运动员都配备有经验的教练对其每一个动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时刻给他们提供反馈:具体明确的告诉他们,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可是现在的学校就做不到这样,老师没办法对班级里每一个学生都做到有效的反馈。
我们平时的练习最困难的也在于:没有相应的反馈。考试的好处就在这里了吧,所以,不要提起考试就大呼什么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病,外国照样有考试啊。不要因为一部分人评判中国教育制度,就借机将个人偏见说的那么理直气壮。
总结一下:刻意练习不在于时间长短,重复练习次数,而是,在结果可控的领域有效且正确的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关于刻意练习,今天就讨论到这里吧,欢迎留言,希望跟你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