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一次聚会,我们谈了一些关于成就事业的话题。我们设定了很多成功的条件,也警醒了很多要克服的困难。可是列数我们曾经犯过的诸多失败,除了感叹成功太难,也碰撞出一层新的认知:得为成功提前设定边界。
现如今很多创业公司在团队内部开始传递这些信息了,不想快速扩张,只想守住初心。
不做多是第一个挑战
得到团队一次例会中提到,从几十人的团队规模发展到几百人的小怪兽,管理方式已经进入新的领域。有太多的事情等着去做,但也会有很多事情一旦做了,就会为其所累。
脱不花在例会上说:
进入深水区,就是思考怎么少做事,宁可闲着。为什么?在物理学上,这叫熵,现在得到公司的人越来越多,组织越来越复杂,随着规模的发展,一定是在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但是对于当初做对的事情,其实是越来越没有力气的。现在只做能够符合核心算法的事情,相信飞轮效应。不做多这是第一个挑战。
这种认知,其实就是要收住团队的触角,控制发展的边界。不求发展更快,而是发展更好。控制做多,是不容易的。拿着投资者的钱,不得不要迎合他们的利润回报。疯狂扩张,以此来不断获得新的融资,不断圈钱不断膨胀。资本的野蛮玩法,裹挟着创始团队横冲直闯。
不做多,起码是对投资者快速逐利的挑战。
发现极限是一种福气
极限对工程师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稍微有一点经验的工程师都知道,任何产品的性能都有一个物理上无法突破的极限,这个极限并不需要等到工程上接近它的那一天到来时才知道,而是早就可以通过已有的理论直接给出。当一大群人在努力改进产品性能时,一个有眼光的人突然宣布了它的极限。其实是工程师们的福气,因为他们不会为不可能的事情浪费时间了。
相反,只有缺乏工程思维的人才会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任何人间奇迹都是可能的”。
能提前发现极限不仅仅是工程师的福气,对那些创业者来说,是一种安全预警。
奔着一个理想,开始不停是奔跑,于是想着更快,更大,更强。这种动机是危险的,没有有效的收缩。在追逐的路上,一定是在不断的挑战极限,然而挑战极限有时候是很痛苦的。因为花费太多的时间,也未必能提升一点,越是接近极限越难。
在追逐事业的时候,如果能很快知道极限的存在,不会为刻意达到某个水平,而徒劳的追赶。保持精力,做那些还远没有达到极限的事情。如果总认为只要团队足够努力,一切奇迹都会发生,就陷入危险的边缘了。
梁宁说,人一生中,那些非常艰难的时刻可被称之为至暗时刻。太多的创业者没有通过那层至暗至黑的时刻,有人选择放弃了生命,有人选择放弃了信念。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不够努力吗?
有一种解释是,他们没有提前发现极限。人生不设限的框架下,在至暗时刻崩溃了。
终局思维的执拗
我们有时也特意强调终局思维。当极端的看着终点,执着的认定那个方向,行程开始变得更匆匆忙忙。
然而,这种终局思维,会成为一种执拗。
它影响了你前进的节奏。
前不久,朋友圈开始传阅稻盛和夫对领导人的一篇思考文章。他说:
环视当今的商界,无论是创立新兴风险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创业型经营者,还是出任大企业的CEO后,让企业再度飞跃发展的经营者,凡是这些成功的经营者,无不聪明能干、才华横溢,而且个个热情焕发、干劲十足。
但是在几年前,当IT走红的时候,有许多崭露头角的经营者和企业,如彗星般突然出现,不久后又在我们眼前消失。
越是才华出众、越是热情高涨的人,他们的能量就越大,就越需要有一种东西来控制他们的这种能量。我认为这就是人格。只有人格才能驾驭才华和努力发挥的方向。如果人格扭曲,就不可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发挥他的才能和热情,结果就会导致经营的挫折和失败。
这是一种不做恶的底线。特别是雇用了很多员工、负有很大社会责任的企业经营者,就更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人格,并把它保持在高尚的水准上。
如稻盛和夫所言,领导者最终失败的代价是没有人格的控制。
需要这层控制因素的存在,便是一种对成功终局的思考。何至于领导者未曾想到需要某种东西来控制?
在大企业经营层面,如此控制有些能理解。那么在开始设定事业方向的初期,就能意识到某种控制机制,就更难能可贵了。对于刚刚起步的人来说呢?诸如跨过了一道墙,看到了外面新的土地。于是认为,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尽情的耕耘并能有所作为。就像一匹马,不择手段,想更快的到达终点。然而,更快的失败也不远了。
在终局思维面前,只想着策马奔腾,陷入了执拗,恐怕离终局更远了。
初心的快乐
朋友和我分享了春雨医生张锐创业的心酸,创业四年多来,他最焦虑的事似乎都跟钱有关,不是在找钱,就是在愁怎么赚钱。这离他创春雨医生的初心原来越远,后来的他过早离世更是心酸。
我们放眼身边,有太多的成功失败,放眼当下,有太多可做可不做的机会。但凡大事业,早已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的,被一众人等裹挟着奔跑,停不下来了。可是这种停不下来的节奏,真是自己当初想要的吗?
这个问题,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问题了,在每个阶段都可以拿出来问一问。问题的存在,就是一种提醒,就怕这种提醒都不曾意识到。
当然,更应该庆幸,身边有朋友能带给你这种提醒的声音。
最后
朋友举杯说:
小成即安的事业,未必不是一种初心的快乐。
我也举杯:
小成即是边界。
-end-
作者:曹涛,产品经理,互联网追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