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夏
我校从去年开始实行小组建设,但只是虚有其表,小组只是形式,根本不能用于班级的学习和管理。这个学期,在十一月初的时候,我校再次倡导小组建设,要求七八年级十二个班积极参与小组建设,九年级可自主进行。
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小组建设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能让孩子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集体荣誉感。小组建设,不仅可以服务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班级管理,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如果能够利用好小组,肯定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回顾这两个月来在小组建设方面的点点滴滴,我有喜有忧。两个月的时间,也许有点短,但是,还是能够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单就我日常观察和搜集的问题来看,不单单是我带的这个班,参与实验的很多班级,我认为在小组建设方面并不成功,而且在行进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而言,解决起来有一定难度。
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1.分组问题
在分组的时候,班主任没有充分考虑,只是依据某一次的考试成绩进行分组,而没有对学生的性格、性别、学习习惯等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导致分组不平衡。
2.评价问题
要想让小组有一个长远的发展,必须有一套长效的激励机制。但从目前来看,参与实验的这些班级,都缺少配套的小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很多都是有制度但却不一定使用,或者是有选择地使用。而且制度定得很随意,或者说这些制度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小组组长和成员没有参与。特别是对于小组评价方面,周冠军和月冠军的奖励,除了学校的简单表彰之外,班级几乎没有表彰措施。
3.培训不到位
培训不到位,包括对老师的培训不到位,对学生的培训不到位。
因为对老师的培训不到位,导致部分老师排斥小组建设,认为上课时让学生展示,浪费时间;认为上课加分,浪费时间;认为利用小组上课,降低了课堂容量……因为排斥,所以拒绝,或者是阳奉阴违,穿新鞋走老路。
因为对学生培训不到位,导致小组展示不规范,小组长的责任意识模糊,组员分工、组员之间的帮扶等等,都不到位,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怎么做。
4.领导重视不够
领导对小组建设这一块的工作重视不够,在期中考试过后才开始提出建设小组这一任务,而且要求不明确,组织不得力。包括在小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那些难题,领导都没有能力积极帮助老师们解决,或者说,领导对小组建设工作没有做好尽量周密的计划,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没有预见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每周表彰优秀小组,力度不够,影响力不够。
但是,经过这两个月的实践,和去年的效果相比,有明显的进步,我们也还收获了一些惊喜。
比如,在小组建设过程中,组员集体参与起组名、定口号,定组规,画log,培养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比如,在小组建设过程中,涌现除了一批有责任有担当的小组长,他们执行组规,组织学习,管理纪律,有模有样,有型有范儿。比如,在小组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思想有方法的班主任和老师,他们利用小组得心应手,让小组为自己的课堂服务,为班级管理服务。
小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才能不断提高。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学期发现的问题,将是下学期工作的起点和重心。
在小组建设的路上,我们将执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