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讲啦》舞台俞敏洪给当代大学生作问题解答,其中有个大学生问到“俞老师,我学的专业是国学,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可是这个专业很难就业,即使是研究生和博士也很难就业,你有没有什么建议?”俞老师建议让他先将自己的专业放一边,如果英语好的话可以当英语老师并且还说当英语老师收入不错,显然这个学生对于这样的回答觉得是本末倒置,但是我们的俞老师还是坚持得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听到这,我已经听不下去了,我个人的观点觉得俞老师是误人子弟,如果这位学生真听了俞老师的建议,恐怕在职场上得走许多冤枉路。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学生的问题,很多时候,问题的本身就是个问题。国学真的难就业吗?至少这个学生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是立马就想到了几个就业思路,一是可以和少儿培训机构合作开国学学习班,80后90后有知识的家长是非常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国学陶冶情操的,从女儿三四岁起我就开始教她背三字经、弟子规、讲一些历史小故事,上画画课的时候老师也曾经给过我几张国学的门票让我带孩子去听一听,说明这个市场是有需求的,另外,国学专业学得好我完全可以自己开个培训班,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这个费用并不多,现在线上直播平台如火如荼,很多都是完全免费,作为培训师都喜欢学易经、国学之类的(因为培训师本身就是爱学习的人群),你开个国学培训班,还怕没有受众群体赚不到钱吗?要养活自己完全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现在进入这一行业的人群并不多还没有达到白热化竞争,完全是个未来的金领职业呀,除此方式外,我还可以给国学相关的杂志投稿、可以开个国学的微信公众号找到我的粉丝,可以在得到、喜马拉雅开个专栏,让喜欢国学的人能够学习国学,所以这个专业就业的途径其实很多,我真恨自己当时不在现场,否则我相信我的回答肯定是比俞老师的回答要受欢迎的多。
为了就业率,很多高校都在鼓吹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对此我并不认同,因为我知道职场弯路没必要非得走,如果掉头及时还好,如果掉头不及时会毁了一辈子,如果真不是特喜欢自己的专业那改行去换其它工作无可厚非,但如果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却做了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即使赚到了钱想想浪费了自己苦苦喜欢的四年专业,这样的感觉就像你爱的那个人和别人跑了的感觉一样。
所以如果你遇上了和上述同学一样的问题,你所要做的就是质疑问题本身,开动脑筋散发思维,多做做调研工作,不要局限于一种方式,更不要一味听取某些名人的建议。因为人最终靠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