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把大学最爱看的《呼啸山庄》又翻了两遍。
时隔十年,全然不同的心境与感受。
男主角希刺克厉夫,一个始终让人无法忘怀的角色,即便隔了数十年的烟尘,我依然清晰记得当年他对我造成的心理冲击和直击灵魂的震撼:太过理想化,又太过真实的角色!
不管任何时候,他都理想得不食人间烟火,为爱生为爱死,为爱痴狂,是一个真正的“极品”。而凯瑟琳就是他的毕生信仰。
“有凯瑟琳,地狱也是天堂;没有凯瑟琳,天堂也是地狱”。他的爱,他的恨,他的复仇皆因凯瑟琳,她就是他此生的全部意义。
而十年后的今天,我才真正读懂他的“真实”,真实得让人害怕。
他的粗暴,野蛮,任性,不通人情,看似不可理喻,却有着它最合理的“内因”:一切的一切皆因他从未真正长大,就像一个任性的小孩,固执地守在自己的世界不愿出来。他一直拒绝长大,不愿走进成人的世界,所以无法理解凯瑟琳因为家世嫁给了另一个和她门当户对的人,就这样,苦苦守着他的爱和恨活了一辈子。
在他的世界,要么爱,要么恨,要么生存,要么毁灭,不存在中间地带。一种纯粹得几近疯狂,近乎“疯癫”的情感世界,让人毛骨悚然。
就好像我们小时候,要么好人,要么坏人,要么喜欢,要么讨厌,喜欢就占有,讨厌就拒绝——就是这么简单。
他的一切情感,都是极致。爱就死命地爱,恨也要死命地恨,喜欢就不顾一切地占有,讨厌就想尽办法让你毁灭,哪怕玉石俱焚。
就像我们小时候,喜欢恨不得昭告天下,讨厌也恨不得刻到脑门上。
喜欢谁,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在脸上,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别人:我喜欢你,跟我玩吧,我把最喜欢的玩具给你!
讨厌谁,也会毫不留情面,“恶狠狠”地脱口而出:哼,我讨厌你!不跟你玩了!
喜欢的玩具被抢,一样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撒泼打滚,“誓死”也要想方设法抢回来。这和希刺克厉夫想要夺回凯瑟琳又有何不同呢?
他的爱,他的恨,那么简单纯粹又那么炽热强烈,从来没有丝毫掩饰,也没有迂回旋转的余地,多像不暗世事的小朋友啊!
只是,他做了那么多坏事,害了那么多人,我们还是没办法真正恨他,甚至把他当成一个面目可憎、十恶不赦的坏蛋,而他的那些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过分举动,也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我想最大的可能就是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孩子气的,虽然有点坏却总让人心疼的,不愿意长大的自己,还有我们曾经拥有,却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丧失的那份珍贵的勇敢,执着和不顾一切。
我们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白衣少年,也经历了很多好的坏的,但不愿长大的那个自己,从未真正离开过。
好像我自己,一直对毛绒绒的大熊玩偶都有一种特别的执念情感,每次看到,都要跑过去来个大大的拥抱,多少年了,从来就没变过。说不上为什么,就是单纯的喜欢,觉得抱着很舒服,很安心,只要抱着它,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开心都能忘掉,好像拥有了全世界,这种感觉从小延续到大。
这两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很喜欢听《雪宝宝》,奶声奶气的声音,听着好治愈。还总时不时想起自己上幼儿园没有选上表演节目时,心里的那种失落伤心。
也只有在这些时候,我才发觉,原来在我心灵的某一个角落,一直住着一个小女孩。她,从未长大。
身边一位朋友,虽然已过而立之年,也面临婚姻事业的各种压力,但心里依旧有好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喜欢谁,会一晚上不睡觉,给人家织毛衣,不喜欢谁,即便人家没做什么过分的事,她也会眼睛不眨一下地把人家拉黑——就像一个任性幼稚的小朋友,直接得让人害怕。
从来不愿委屈自己的她,在她的世界,真的就只有喜欢和讨厌,不存在暧昧不清的中间状态。她的追求完美,她的理想主义,就是一个十足的小孩儿。
只是,我们终究都会长大,褪去了稚嫩的面庞,我们变得世故老练,人情练达。
我们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缠着妈妈要买洋娃娃要买奥特曼,不买就誓不罢休的臭小孩了。但我们好像也永远失去了当初的那股热情了,那种为了想要的东西不顾一切,不惜一切手段的那股执拗劲儿了。
我们开始怯懦害怕,开始患得患失,对自己钟爱的,不敢去争取,不敢再用全部的生命去热爱了。我们所做的一切,好像都只是因为合适,因为对自己有利,而不是因为喜欢,仅仅只是因为喜欢。
在年复一年的岁月中,我们变成了一碗温吞水,没有滋味,没有爱没有恨,没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失去了感受生命的知觉,变得麻木不仁。
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我想,不管岁月如何流转,不管我们的外表看起来多么“坚不可摧”,我们的体内都住着一个不愿长大的小孩,他虽然很幼稚,有时很可笑,但他的勇敢,他的执着,他对生命不顾一切的热爱,却是生命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他的欢喜,他的忧伤,他的得到,他的失去,你都看到了吗?
他一直就在那里,从未离开,他在大声问我们:
像我这样痴狂,你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