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豪:工作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广州电子银行研发中心)
我的所思(跨界与思考):
台湾洪兰教授:小事随脑,大事随心!
穷人思维是啥??
【可视化看板突出2点】1预期值、2异常波动范围、3预测值。
【用户构成的下钻图】
【人类深层次的需求】猎奇、起哄、临场感。而直播激发了猎奇、起哄、临场感。
【需求本质是用户动机】从用户思维来看,需求本质是用户动机,动机就是用户想要得到或满足某种欲望表现出来的使用目的;
【互联网的核心】开放的门槛和平台化供给,也是集约化的包装和分布式的交互。
【能力可以通过刻意的练习获得】数据分析、公众号、写作(文字的输出让我变成一个敏感的人,会时刻关注身边发生的一切)。
【技能组合】阅读(没阅读量的增加,就没写作素材的积累) + 写作 + 演讲,并慢慢形成身体内的习惯回路。
【有预售的想法】《浪潮式发售》书中的产品发售方式,用发邮件的销售模式,在一个小众的利基市场开辟了商业神话。
【OODA循环迭代】:O(observation观察别人的做法)O(orientation定位自己拥有的资源)D(decision决策,如我也学做预售模式)A(action行动)循环迭代。
【大脑与记忆】短期记忆靠第一印象(信息输入大脑,神经元的周围就会长出一根细丝),长期记忆靠有规律的重复(间隔性的重复,这根细丝就会变粗)。
【微信对于UGC的奖励机制?】连续写作90天,微信公众号增加评论功能;99天,增加赞赏功能。
【增量思维VS存量思维】分享知识(互联网时代的增量思维)、专利保护(工业化时代的存量思维)。
【整合与新的关系】整合好不同产品 / 部门的数据,也许一个新的产品或服务就产生了。
【动物】动物世界,能力越小的动物(引申到人类的小偷思维),越具有优秀的感知风险的能力,而猛兽们却没有。
【小偷思维】对于数据的盲点,正能量思考会告诉你怎么做可达到成功的终点,负能量思考会告诉你怎么做才不会失败。
【拉新、留存、促活】促活方式:强调用户会失去什么、比强调用户会得到什么更能激发用户的行动力。
【星座的数据分析】1月和12月(春华秋实)的受孕成功人数最多,因此天秤座人数多(关于星座的某行业分析报告里,天秤座永远是最多的)。
【林彪放在现在是个很好的产品经理】既懂数据(对枯燥数据的长期关注,容易发现异常数据),又懂将自己的产品用最简短易懂的语言(顺口溜)告诉别人。
【心理学的自证语言self-fulfilllling prophecy】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语言来行事,最终令语言发生。
【心理学中自我认知的理论】我们做什么事,不是因为我们本质是什么样的人,而是反过来,我们做什么样的事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巴里-施瓦茨定义的最大化者】对于那些一切都要选择最好的人来说,选择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也是一种折磨。做选择需要耗费人的注意力。(台湾洪兰教授:小事随脑,大事随心!)
【体会】人的成熟,就是对一些小概率事件采取接受的态度。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人类本性有一个怪癖: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会失去什么,而不是会得到什么上。(成熟的企业也是这样,因此不愿意做见效慢的试验?)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三F原则(戴明环PDCA):Focus 专注(并和耐心交朋友)、feedback 反馈(数据可以给你及时反馈)、fix it 纠正(正视平台期和浮躁、见效快)。
【《免费:商业的未来》】每一种充裕都创造出一种新的匮乏。例如:铁路资源越来越充裕时,匮乏的是我们的时间。
【《品格之路》】简历美德(贡献给就业市场或有助于人这个产品在外部世界功成名就的那些技能)、悼词美德。
【《超预测》】事前验尸的预测方法:在做一件事之前,先预测有什么因素会让这件事最终走向失败,再把所有的因素都穷举出来后,再去做,会比盲目乐观更能达到最终目标。
【《谁说菜鸟不会数据分析》】高级的数据分析方法(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不一定是最好的,能够简单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数据分析过程是从简单问题到复杂维度的展开,但也要避免分析维度呈现指数增长的陷阱。
【电影《一代宗师》】功夫是什么?就是时间。(掌握一项技能后,进行长时间的刻意练习)
【李笑来定义稀缺资源】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
【柳传志的决策原则】听多数人的意见,跟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
【老领导】营销就是要把自己先卖出去,当别人认同你这个人的时候,推荐什么产品,就会付费购买。
【好友】人如产品,别人觉得好与不好,会形成口碑效应。
【马化腾】当年通信的没有我懂互联网,而做互联网的没有我懂通信。
在两个产业的跨界部分,最有可能产生创新,这种创新往往是破坏性的,不依赖于原有的价值体系。
【马云的数据理解】数据不在于挖掘,而在于分享和交换,将两种完全不同的数据结合在一起,可能会突然得到一种新的产品或新的服务。例子如下:
【银行中数据分析场景(银行部门分工细,但要打破‘部门银行’现象,进行部门之间的关联;部门之间要有系统化思维去处理部门间、产品间的问题,共同服务好同一个客户,才算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整合好不同产品的数据,也许一个新的产品或服务就产生了)】精准营销(身份证的地理信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银行app(app的使用率提升:签约客户引导【强调用户会失去什么、比强调用户会得到什么更能激发用户的行动力】)、关联(信用卡与手机银行提升2种产品的客户粘性)。
书中的摘记
【数据发挥价值】还原场景(银行客户心理的一种还原)、量化反馈、帮助理解人性。
【麦肯锡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提炼为5步】1以事实为基础提出假设,界定问题;2问题拆分,形成互不重叠的子问题;3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证实或证伪假设;4提出方案,推进问题的解决;5执行方案。
【为什么要交这么多电话费?VS 每家药店的需求量??】
【演讲在于拉,而非推】传统的演讲训练,强调推,把东西硬塞给听众。
【企业运营需要数据实验(实验是一种探索性的过程)】企业过去一直从做过什么那里获得直接的经验与教训,而不能从它没有做过的事情那里获取。
【数据挖掘能找出规律,但不一定创造价值】从数据挖掘成果到实际业绩的提升,缺少一种连接的东西,而小规模的试验可充当这种连接。
【幸存者偏差】样本选取得当的问题:那些显而易见的数据背后,有无被忽视的沉默样本。
显性数据 VS 缺失数据。多维度思考,寻找沉默样本,不被数据欺骗。
归纳法:千万不要在信息不全面的时候,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注意】数据是客观的,但解读数据的人是主观的。
【真实案例】影响老用户使用手机银行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而非81项指标进行聚类、回归和分类):银行账户有无钱。
【集中+分布式的数据团队】既有集中的数据管理部门(定位更多是数据的整合、数据产品的建设、平台的建设)和数据分析团队,同时每个业务部门也有数据分析团队(企业级的数据资产怎样在业务部门快速响应业务需求、推动业务发展)。
【数据分析前辈的体会】当我们被分析数据的乐趣深深吸引无法自拔时,更需要用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做的分析。问自己:做完该数据分析后,别人看了结果会产生什么反应?这些反应会引起什么反馈?这些反馈是不是我们做这次数据分析的初衷?
【数据的局限:数据不懂背景】人类的决策不是离散的事件,而是镶嵌在时间序列和背景之中的。
【IT与DT】IT时代强调流程和控制(因为要控制和管理,信息和承载信息的数据变成了一种权力,只掌握在企业的技术部门;同时也积攒了大量数据,药师帮也开始在数据里进行驱动业务??);DT时代强调利他和跨界。
【DT时代阻碍数据创造价值的思维方式有2种】
- 穷人思维:做事情,总选择成本最小、收益最大(逐渐变成存量思维,而非增量思维)。特点是:1马上见效,不能马上有回报的事情绝不干;2当机会出现,首先考虑风险、而非收益。
- 单一维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