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小时前,我突破自己的手指,在QQ里加了一些年级里我认识但可能不认识我的人。其中有盛迪晔、朱延、杨希晨等等等等等等等。
我知道一直以来我错在哪了。
我一直自恃见多识广,眼界宽博,但这一定是相对来说的。相对我过去十几年来阜阳的朋友们来说的。这几年来,我刷知乎、刷微博、刷豆瓣,渴望多多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我涉猎在每个领域,却都浅尝辄止,不肯深入探究。想起去年发的一篇日志,“你只不过是怕你努力了却还是很失败”,我游离在每个角落,认识许多形形色色奇怪的色彩缤纷的人,却孤独地像天花板上的灯,只是看身边脚下人来人往,发不出自己想要的光。
现在努力抽时间去读书,却慢慢成了功利,每次掀开书页都是眼光如针芒地搜刮能卖弄的句子,真正有用的,可以思考的,我却读不下去。
很庆幸我还是在八中,身边有很多足够优秀的人,会发光的人。
盛迪晔身在理实,却笃定地去选文。她说:“在理实我只为了能把数学学好。”她写的文章发在空间,我很认真的看了,每一篇都闪耀着一个高中生能够达到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还有思想的精神。我真是很敬佩这样有决心的人,她像是每时每刻都知道下一秒要做什么,更何况她又有去学习的能力。许婧说傅开朗也是如此,目标如此清晰,想要什么要得到什么都在心里,更在手里。
我打开朱延如玉的空间,里面前几条动态都是关于世界杯的。我很奇怪一个世界杯为何这么多女孩子着迷,更甚者赵黛希。也许是源于热爱,但说真的,除了对游泳一知半解,对兵乓球草草学过一个暑假,我对其他的运动没有以上的好感。(好了跑偏了)朱延如玉在年级里的名气是很广了,连冯婉莹都闪着星星眼对我说:“听说朱延如玉TOFEL考了109也!”英语大神加上模联英文组社长的名头仅仅是我听说过的。上次赵黛希找她去李府拍一套图,我因为比赛没有去,想来真是遗憾,没有和如此的妙人一晤。
现在我的电脑下就压着几张试卷,是这周的周末作业,一张也没写,而现在是周六晚,离分科考试还有两个星期。
知乎上有人问过:"为什么我没有动力学习?"有个很传神的答案:“找什么借口,你不过是懒”。我的同桌徐芮每天都日以继夜地努力学习工作,她对我说:“不努力,你连成功的可能都没有。”我的小男神汪锦华家境优越,他也每日笔耕不辍,只为他文具盒上的四个大字“清华大学”。刚上高一的时候,自信满满地,我要上港大上清华北大,考985,过几个月就变成了考211也行吧,现在已经到了能考上一本就知足了。
这高一的一年过去了,我是一个观看者多于聆听者多于行动者,茫然着观察着八中这个学校里的一点一滴地变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恰恰是一个画中人。
好吧,至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对得起家人的付出,还有自己半年停止成长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