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随遇而安,是让我们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万千世界时,能顺从它的变化,愉快地生活。
比如每日的买菜,不必说我今天一定要吃毛豆,还点名一定要“牛踏扁”,如果不是,买回来了,就满脸的不高兴。应该就是买当季的,又新鲜又便宜的。因为当季,产量一定高,而且,不用自己费心想,每一次买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也不会挑食。
就算有人不小心买回来的菜有问题,比如好端端的土豆切开来发现里面是黑的,那就放弃好了,不必埋怨责怪挑菜的和卖菜的人。坦然接受,因为这其实不算是谁的什么错,要错就是这只土豆错了,那么就与人没有任何关系。换个菜或者换个做法就好了。
晚饭后累了,突然困倦了,或者有其他要紧的事情,衣服来不及洗了,连碗都忘记洗了,那又怎样,明天再洗就是了。但有的人是会要求一定要洗完才可以睡觉。又何必为难自己或家人呢?困倦时候的精神很差,你要用很多倍的力气去做这件事,还有可能出差错,第二天休息好了,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炉子上烧了一壶水,水开了,然后忘记灌壶了,就是晚了些,过了十分钟,或者半小时,或者甚至全然忘记了直接变成了凉开水,那又如何?
我说的都是生活中很细小的事情,但往往有人就是纠结于这些,甚至更加细小的事情,举不胜举。然后家庭就整日陷入不愉快的氛围中,至于面对的大事,反倒力不从心,甚至避而不谈。
没有宽厚仁爱之心的人,必定就是尖酸刻薄,难以相处。然后你一味地忍让,后果是对方得寸进尺,事态没有任何的改变。何时才会顿悟。是你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好了,也或者会间歇性被逼得暴躁。无解的问题就先放一边吧。
继续写~其实就是大概就是说,遇到每一件事,都要看它的优点,长处,以及事件所带来的,导向性意义。比如一五年底,那时候我只知道汤药,我肯定是写个方子,然后抓药,煎药,这样的指导意见。可是偏偏遇到不会煎药或者没有条件煎药的人。于是,是埋怨和放弃吗?一开始我是勉为其难,帮他们煎好药。但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想到了药丸。唯一可以替代汤药的,便是服用方便的药丸。当然,不是所有病症可以由药丸替代汤药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用药丸的。于是几个月后,我找到了更合适更有效的药丸方,并且从此会做药丸了。
所以几乎每一个困境可能就是机遇。如果他们每一个都很会煎药,那我可能现在都不会做药丸,也体会不到药丸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