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9日 星期三 阴雨
小时候,家里大人都要我们好好念书,甚至不惜责罚、打骂贪玩儿的我们。
为什么要好好念书?还没说清楚,人就长大了,我们在学校读书,仿佛它是好好念书的同义词。年纪大了,回头想想在学校里我们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实在不多啊!
为什么?小时候年纪太小,听不懂,而能够给我们说清楚、讲明白的老师实在太少了,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更要命的是学校本质上是个以考试为手段,以升学为目的的地方。为了考试,书本已经被解肢成一道道试题,没有什么和性命攸关的内容,也并没有人想知道你的疑惑和苦恼。
很奇怪的是学校不会去教孩子如何去爱人、如何爱自己、如何保护自己,也不会教孩子知道生命、死亡究竟是什么事,如何面对生生死死。这些关系着孩子一生幸福的问题却没人告诉孩子,只能靠他们自己摸索。
学校只是教你如何计算,如何写八股文,如何得高分,如何回答得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才不会管你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太多疑惑。
而离开学校后,有更多的人就理直气壮地不读书了。理由是现实生活压力太大了,为了谋生,抓紧时间学习和自己业务相关的技能,这些业务书和工具书成为自己不得不读的东西,而文学类的让人视野更开阔的书是不会有太多人去耗费这个精力的。
读书变成了少数人精神上的奢侈品,懂得书、热爱书、享受书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很多人以各种理由不读书,他的精神世界越发荒芜,他们越发不知道快乐为何物了。
看看我们身边的成人,有几个愿意读书呢?缺乏读书人的修养,往往会管理不了自己的情绪,结果是付出惨痛的代价。而检视自己曾经走过的路,都少不了触目惊心的历程。小时候不喜欢读书的时候,总被负面情绪控制,常常想到过自杀,有次还差点付诸行动。而后来广泛阅读古今中外许多书籍后,视野变得开阔,心胸变得豁达,境界变得高远,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命运了。
回想自己一路走来,我觉得最难的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过一种精神生活,即“慎独”,就是说当你独自一人,无论日子如何变化,仍然怡然自得、充实饱满。在面对外界各种质疑和打击的时候,你依然有自己的定见,泰然自若地对待这一切。
我觉得能够让你这么豁达面对这个残酷世界的方式一定是多读书,读文学作品。在时间的长河里 一本一本的文学作品,是一个一个多样的生命的探索,这些孜孜不倦地探索,呈现了一种种生命面相,无论它呈现的是黑暗还是光明,我觉得都可以给我们的生命一种借鉴。
我在高中假期的时候读《红楼梦》简直是如痴如醉,跟着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而高兴或者悲哀。突然间,我明白了人世间所有的繁华都会落尽,所有的人最终都会走向死亡,不论这些人曾经是多么大的官,多么有才华的人,多么了不起的英雄,最终都是要飞灰湮灭的。当所有美好的事物逝去的时候,你会突然醒悟:努力活在当下,让我们的生命快活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们在命运无数次艰难的选择中成为了现在的这个自己,让我们更坚信我们要过我们自己选择的生活。这种生活仍然充满光明和黑暗,仍然要受着各种苦痛的煎熬和欲望的折磨,生命中的种种疑惑,我们依然找不到答案。
然而,漫漫黑夜里,我们安静地读书,你终将发现那些萦绕在我们身边、始终挥之不去的悲伤、欢喜、贪婪、关爱,在漫长的过去,甚至遥远的未来,都会周而复始地发生。通过书本分享得到的经验,是生命中最本质、最深刻地学习。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因为书是那黑暗的道路上亮起的一盏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