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了一个,大多数人可能要面对赡养4个老人的局面。
大多数的80后正处于30-40岁之间,人到中年,工作繁忙,孩子要教,老人要养,房贷车贷各种贷,重压之下留给自己的时间都屈指可数。可能哪天在朋友圈刷到一条,突然想起,是不是应该考虑父母的养老问题了。那么,你也一定会在突然之间面对父母一方的离去。
去年8月最热的那一阵子,父亲突发脑溢血,在重症监护室里只待了两天就离开了。
我84年底出生,孩子5岁,工作一潭死水还忙翻了天,家庭也刚从孩子出生时的鸡飞狗跳中慢慢走上正轨。妈妈退休了几年,从我爸10年前患病,她就没有休息过一天。然后,突然地,我们就要面对爸爸去世的事实了。
其实我们不是没有想过他会去世,他病了10年,虽然不至于卧床不起,但是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也把他折磨得够呛。他在世的时候经常说,我要一下子走了,该多好,自己舒舒服服的,还不给你们添麻烦。我妈在一旁絮絮叨叨的说,你看你这自私的,走还要挑个舒服的走法。
然后,他如愿了。我和妈妈在悲痛之余,傻眼了。
爸爸是晚上7点走的,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这已经算一天了。三天出殡,家的活动现金只有不到4万,ICU的费用可不是闹着玩的,预估医院结账差不多要1万多,然后殡仪馆的各种花费预计1万,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买墓地,那估计是5万起步的事情。留给我们处理以上事务的时间只有不到24小时。我妈彻底的没了主心骨,她还沉浸在爸爸去世的悲伤中。我作为唯一的女儿,要扛起这份责任。那一刻,我真真的感到了恐慌。
爸爸是四个老人里第一个离开的,在我31岁的时候,在他还有两个月满60岁的时候。
婆婆说,你们这一代人,要送走四位老人,这样的事情至少还要经历三回。
老公在公公的帮忙下,联系到了一家殡葬服务的公司负责人,他很麻利的接了,告诉我们先联系把人送去殡仪馆,其他的事情他会派人来协助我们。我们先赶回去布置灵堂,协助的师傅马上就到家。
等我们赶到家里,停电了,而且一停就是一夜。盛夏的武汉,夜晚真的凉快不到哪里去,小区的人都背着孩子住宾馆去了。协助的师傅带来了许多布置灵堂的东西帮我们摆好,还有楼下的花圈什么的,还带走了我爸的一张照片去做遗像了。没有电只能点蜡烛,烤得汗流浃背。
整夜我和老公都没合眼,钱还没着落呢。问了几个来的亲戚,大家都一脸懵逼,倒真不是亲戚小气,这样的大事也不会不帮忙,但是钱不是在股市里就是买了理财,一时半会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我把两张卡里的现金凑了一下,我妈有存定期存款的习惯,提前取了一笔,现金凑了一下,大概凑了6万块钱,心里忐忑不安。
第二天天不亮,师傅开着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带着我和老公,把整个区都转了一遍。先去殡仪馆选火化时的棺材,骨灰盒,葬礼仪式,加上冰冻室的费用等等,预估要8000+,明天仪式前结账。然后载着我们去了公墓,挑了墓地。公墓是我们自己选的,不是殡葬服务的搭售,但是他们有关系,也能打点折扣,最后合葬墓连同刻字什么的花了大概4万,比预想的少很多。紧接着,我们赶去医院结账,5000+,毕竟是企业退休人员又有职工医保,还好不算多。在ICU等着开了死亡证明,我们赶在中午之前去了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销户。师傅非常尽责,在我们回来之后还帮我们联系了第三天接送的车辆,提醒我们父亲未满60岁最好不要请乐队,给父亲挑选寿衣、帽子、鞋子,还有送给亲戚的毛巾什么的。虽然他是收费服务,我也真心感谢他的协助。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老人去世的独生子女,我对流程规矩什么的真心不懂,觉得如果没有他,我和老公很难在一天时间里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和安排。
跑完这一切,我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明天能出殡了。此时一夜未眠的我们已是眼皮都睁不开了。那一刻,我特别感谢老公,他陪着我撑起了一切。在那之后的很多时候,即使有时我对他很生气,想起我们那一天一夜的奔波,我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夫妻俩共同面对。
独生子女夫妇,就像两个半圆,缺了谁,可能都会很难成为一个支点,撬动生活的杠杆。
第三天一早出殡,完成告别仪式,送去火化。在大厅里听到工作人员叫名字,我按要求抱着遗像,然后那个工作人员郑重的把骨灰盒准备递过来的时候,愣了一下,说你们家其他孩子呢?
我也愣了一下,说,就我一个啊。
工作人员也有点发蒙,说那你老公来一下,把骨灰盒抱着。
等他回头拿牌位给我的时候,又蒙了,说,你还有别的亲戚吗?
我说有,我堂哥。叫来了现场仅有的一位同龄人。
然后堂哥就来拿牌位了,这样凑了三个人,按照殡仪馆的流程把爸爸送上路。
那一刻我在想,我要是有个兄弟姐妹该多好啊。至少,我们之中的一个,可以抱着爸爸走最后这一段路。
那一刻,我也想起了一位因意外溺水身亡的同学,她死的时候读研二,24岁的花季,父母在葬礼上哭得不能自已。那是我工作后第一次参加葬礼,深切的感受到了死亡留给活着的人的悲伤。那对失独的父母,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又是谁抱着他们走最后一程呢。
在公墓还有一个小型的追悼会,毫无意外的,我又是一个人站在那里,承受着所有人悲伤的目光,向主持人纠正,我爸爸60岁不到,就不叫老先生了,就称呼先生吧。他走的时候还不算老。
以前没觉得独生子女有什么不好的,葬礼那天却深刻体会了,什么叫切肤之痛。我是一个人,老公也是一个人,堂哥同样是,以后我们都会面对这样无法怀抱骨灰盒的局面。如果是未婚,或者离婚了,亲戚又一时半会赶不回来,葬礼上真真是尴尬了。
原来送走父母,对独生子女而言,也是一件难事。
既然已经是独生子女了,就多陪陪父母吧。珍惜每一天相处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