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前一天晚上,我和二哥走在重庆解放碑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节日气氛很浓厚,卖花的特别多。
我和二哥约好了,今天不买花。
浪漫有许多种,我选择经济型浪漫。我不喜欢凑热闹为了节日而过节。
一个卖花女子冲过来,年纪三十左右。说先生买花送美女吧。我摆手表示不需要。
二哥说:我俩已婚。
那女孩说:已婚也要浪漫啊。我说谢谢真的不要哦。
女孩把花硬塞给我,“我送给你送给你的,祝你们幸福。美女好漂亮。”
二哥无奈,只好说,那我买吧。
女孩说:不贵,10块钱。
二哥刚要给十块,她补充道:一朵十块...
我有一种被强迫买卖外加被欺骗的感觉。
我问二哥,如果她说送,我们收下了,道声谢谢直接走开。那她怎么办?
二哥说,可能就不开心骂我们几句吧。考虑到男人的面子,一般人不会不给钱。
可是,是她主动要送啊!
做人啊,最要紧的是开心。谁也不想为了这点花钱不开心。
这真的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
来解放碑看溜达的,多是游客。来一拨走一拨,再来一拨。
所以对于卖家来说,这种营销方式的客户群体是流动的。
可我们最近是这里的常客。
每天晚上都要来这里散步。
于是就遇见了另一个卖花女,确切地说,是卖花的小女孩。
这个小女孩,手里拿着几朵花儿,风一样地冲进二哥的怀抱,抱着他的腰不松开。仰头看着二哥,嗲嗲地说:
叔叔买花买花儿吧!嗯嗯?
叔叔好帅!
买朵花儿吧!
面对这种突然袭击,我们算是有了一点经验。
我和那个女孩说:
小妹妹我们不买花哦,谢谢你。
女孩不搭理我,只管看着二哥,不松开,把二哥抱得更紧了。
二哥说:
你妈妈在哪里?告诉她我们不会买的。你松开手吧。你抱我也不会买的。
女孩还在嘟囔着,就是不松开。
我们环顾四周,人太多,不知道女孩的家长在哪个角度里遥控着女孩。
我有点儿不开心,很严肃的告诉她:
我们一点钱都没有带。你这样墨迹没有用。
也许是女孩真的感受到了我们坚定的决心,也许是收到了角落里放弃的信号,撒了手,跑开了。
我们就目送着她,看她来到路边一个女子那里,女子手里很多花。
这个女子不是那天的卖花女。
又一天晚上,我们漫步在人群中。
突然人群中爆发出一串串笑声。
“你去找最帅的人吧!哈哈哈”
小女孩子一下子抱住了一个年轻男子的大腿根,把脸紧紧贴上去。
“帅帅的先生买花吧!”
那个年轻男子显然没有要买的意思。但是就任由她抱着。
随行的几个年轻人笑炸了。
笑声中有点暧昧不清的味道。
“你再求求他啊,就买了!”
小姑娘一听有戏,就更加投入的抱紧不松开,使劲儿夸男子帅气十足。
我有点儿看不下去了。
女孩的家长,应该在暗处观察着这一切吧。她真的不担心女儿被欺负吗?
利用小女孩的身份获取大众的怜爱,确实比一个成年女子出马成功率高。
可是,这样合适吗?
从本质上说,这也是一种强卖。只是比之前我遇到的那个女子的方式更不好意思让人拒绝。
对买方来说,本身就违反市场交易公平自愿的原则。
对卖方来说,如果一个女孩从小就对异性的陌生人的身体接触自然而然,没有明确的界限意识,那么长大后很容易被侵犯;
更麻烦的是,很小就被灌输靠撒娇、靠卖萌来达到目的,当这种意识在体内扎根后,很难说以后的价值观不被扭曲。
也许,她们的家庭有着说不出的悲苦。
但是,我觉得会有更好的方式来赚钱。
卖花也可以,很礼貌地过来问:
先生你好,请买一朵花给身边的女士吧!
如果不买,就客气地祝福对方开心快乐。优雅转身离开。
比死缠烂打要强一百倍。
这些花骨朵的一样年纪的小女孩儿,冲进异性的陌生人身边,是那么义无反顾,仿佛飞蛾扑火。
身后,是各异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