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那天,天气有些阴沉,可不是什么好天气。抬头看看天,似乎随时都有下雪的预兆。
正是这天,姨和叔却来了。来了,难免是要聊天的。聊着聊着,我们就扯到了医疗这方面的话题。
叔说:“其实,脸上长出的那些痘痘,简单地涂一些治皮炎的药,是不管用的。这个,要对症下药。”
“那是什么问题?”
叔叔说:“据我所知,那是神经出了问题。”
果然,吃了点神经药后,脸上的痘痘也消了不少。
基于现在的事实,叔叔笑着说:“现在,专家的话不可信。你看,谁谁谁是专家,好像是骂人的话。”
不管是什么,专家这个词,在人们眼里,好像是个贬义词,动不动就是一个骂人的称谓。之所以这样,也许是因为现在的“专家”太多了吧。你看那电视里的节目,但凡和访谈有关的,都是清一色的“专家”。什么医科专家,军事专家,甚至还蹦哒出一个养身专家来,的确有点让人啼笑皆非。
的确,看看现在的专家,大多坐不了冷板凳,肚子里有点墨水,就要上个节目,和主持人一唱一和,卖弄一下自己的学术底子。看来,但凡上节目的专家,且不去评论学术造诣怎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耐不得寂寞。
前不久,综艺频道播放一个生活节目。这个节目,所讲的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话题。这个话题,那就是有关剩菜剩饭的事儿。究竟什么样的菜可以剩?什么样的菜不能剩?主持人专门请来专家做客,结合一些家庭主妇来给大家讲一讲。
在家里,特别是最近几天,为了招呼好亲戚,母亲都极力地想要做得最好,有点像吃宴席的样子。不过,客人一走,剩下来的菜就会有一些。父亲吃苦惯了,看到这些,心里就会舍不得,怕浪费掉。
不过,父亲却一直憋在心里,没怎么说出来。今日,突然来了这么个节目,一下子给父亲有了开口的根据。
父亲说:“你看这个节目,那些剩菜有些不能剩,吃下去容易得病。”
本来,每天的做饭都是自己的事儿。加之,自己忙里忙外,你却闲着。现在,你竟然用这个来说我,别说有多生气。
母亲气愤地说:“听专家的,你就活不了。这个专家,那个专家,你还能吃饭么?”
虽然,这只是母亲一时的气愤之言。不过,母亲也道出了真理。的确,对于专家,我们呢,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
不可不信,是因为,这些专家靠着一张嘴吃饭,嘴里多少有些笔墨。不然,那可真就成为“大忽悠”了。至少,这些专家所说的,有着一定的科学道理。而且,他们的说法,也许,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出处。一旦有人质疑时,他们就搬弄出书本来,把别人怼得哑口无言。
这个,我怎么看,有点像纸上谈兵的样子。要是打起仗来,这可是要命的。不过,这些专家这样做,后果估计轻了点,顶多会让人拉肚子。
但是,我们都知道,理论都只是书本上的文字。如果没有和实际联系起来,纸上的文字那就是一句空话,顶多成为卖弄的本钱。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本来,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矛盾体。这样,按照专家的说法,这不能吃,那不能吃,那究竟还能吃什么。
俗话说,要死也要做个饱死鬼。虽然,说得有点过激,但的确是有点道理。人在这个社会上,首先考虑的可不是吃得好,而是能不能吃饱。如果,自己每天挖野菜,嚼树皮,哪会去考虑专家的说法。再说,吃得都没有,又该如何来考虑的呢?
所以呀,专家的话,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任何理论,都是有事实根据的。脱离了事实,一味地去追求理论,不免有些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更何况,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又从生活中来。唯有懂得生活,才会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