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怀孕开始,大家都告诉我,以后要把家里的边边角角都贴上防撞条,避免宝宝受伤,我一直无动于衷,不觉得孩子磕磕碰碰会有什么大不了。
女儿十七的房间里,爬行垫的旁边是一张书桌,她当初就是抓着这个桌板练习站立的,站直了桌面都到她腋下呢,起身的过程中可免不了碰头,桌板也碰,棱角也碰,但是碰着碰着,她就会避开了,有时我看着离得好近简直是直冲过去,结果也不会碰头了。不止在这里,其他的桌子底下、墙角、柜边,都碰不着她。这一点可比我强多了,我们家的一个墙边,被我的脸撞得掉了好一块呢。
因为我太粗线条,十七没少在我手里摔跤。三四个月大的时候,从床上掉下来第一次、第二次,我心疼得不得了,一再在心里发誓,绝不再让闺女掉床,结果好了几天,又继续。到现在,我已经不记得她究竟摔过多少回,也懒得去数。老公每每都要跳出来一阵叹息,却无可奈何,他明白是我照顾十七时间长,他有什么资格批评我呢。用我的话说,自己就不是娇气的人,拿什么能养出来个娇滴滴的小公主呢。(反正十七泼辣得很,没看出来什么公主的潜质)
除了体重,十七还有一项技能比同龄宝宝掌握得要早一些——九个月就可以自己下床,她的身高站在床边上只露出个头。我并没有教过,完全是掉床掉出来的。除去早前的各种掉床姿势,在她刚刚九个月大的一天晚上,我们开心地在床上玩,爬着爬着,她的大屁股一下子坐了个空,就这样翻倒下去,先摔到屁股又摔到头,我强忍着笑把躺在地上哭天抢地的十七抱起来各种安慰,于是她满血复活,像个没事人一样。
为了帮十七忘记伤心事,我们又转战沙发,我们面对面坐着,因为沙发不是完全平的,有一定的斜度,十七左右摇晃着,一不小心就歪了下去,我抓住了她的脚可是无济于事,她又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这回我可顾不上嘲笑她了,满心都是自责。十七也收敛了很多,不再那么欢实了。
从那之后,十七就再没掉过床。她在床上和沙发上爬的时候,会刻意离边缘远一些,如果想下去,就慢慢地匍匐下来,再旋转一下,头朝里,脚朝外,试探着向下滑。刚开始顾头不顾腚,上身的位置太靠边,有时候屁股还没拧过去,就整个滑了下去。我也不向里推她,只悄悄地盯着,随时准备“救人”,她自己也发现这样很容易“失手”,不需要停在那么边边的地方也可以下得去,就开始向里转移,落地也越来越稳,下床、下台阶都不成问题,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有一回见她下五公分厚的地垫,也是这样,太小心了有没有。
所以我觉得,小孩子摔摔打打的并没有什么不好,疼了,他自然会去找原因,避免再次受到伤害。以小见大,“我们成人都知道“吃一堑,长一智”,为何在孩子犯错误时长这'一智'呢?我们教育有上进心的年轻人,跌倒了可以重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什么不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失败品尝成功呢?孩子逃避、没有责任感,跟大人一样,是他们在害怕、胆怯,没有对的经验和好的心态面对现实。失败让孩子的心胸狭窄,很少尝试自己把某件事做成功,让他们性格懦弱,遇事逃避、躲闪。人生从来不是通途,有点挫折、教训,会让孩子以后的路途好走。如果家长帮助孩子从挫折和失败中找到方法和自信,人生有些'路'就全部在他们心中了。
这是我今天要推荐的书,周令瑜的《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抛开家长观念,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让你进入孩子的心灵,我们不可能培养出完美的小孩,但我相信,一个心智健康、完整的孩子,一生都是快乐和进取的。
在本书中,你会知道,孩子也“要面子”,要让孩子学会“不听话”……也会告诉你,兴趣班该不该上,孩子吃饭为什么那么难,怎么让孩子吃好、睡好、玩好。
“大道至简”,好的教育方法是简洁的。再如看图识动物、植物、车辆等,这些是根本不必要的。作者分享了女儿的一个故事:
周周两岁多的时候问我米是从哪里来的,当时没有办法带她到农村看稻田,于是我给她看水稻的图片,看农民种田的画面,还费了很多口舌解释米是农民伯伯把稻谷的种子播到田里,然后发芽、长苗、抽穗、成熟,收割后是谷子,谷子去壳后就成了米。周周听完后似懂非懂,过后又会问我米是从哪里来的,我又不厌其烦地解释米的“前世今生”,周周始终不明所以。后来的暑假,我们回我的老家——离长沙不远的一个小山村,在那里,周周看到了金灿灿的稻田,看到了稻穗,看到了黄澄澄的稻谷,我趁机和周周说米的来历。周周恍然大悟,从那以后再也没问过我米是从哪里来的。看N次稻谷的图片,不如看一次稻谷的实物!
之前我读过另外一本差不多类型的书《再忙也要做个好妈妈》,主旨很接近,同样鼓励家长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素质培养。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幻觉,尽管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可总觉有些故事像是杜撰,不如本书真实,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样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