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一度走红,随后人工智能的宣传铺天盖地的进入大众视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也成为程序员们闲聊与研究的热点。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以后代码都由人工智能写了,程序员也得下岗,然而本人并不看好现有技术条件下的人工智能,因为其更倾向于基于大数据的统计决策,比如,杀熟。
《玻璃笼子》一书探讨了个有趣的点,类似机械化、人工智能等自动化技术,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人类成为了自动化工具的主人抑或是奴隶?最直观的弊端大概有这么几类:
- 高度自动化将导致高失业率,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荡
- 高度自动化工具使个人能力退化,如医生过度依赖计算机诊断结果,自己将慢慢丧失判断能力
- 自动化系统依赖于每个模块的正常运转,不可控因素太多
本人的观点相对中庸,
- 从社会的整体发展来看,工具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例如从行走->马车->火车->飞机,世界逐步联结起来。社会需要进步,需要更多角色参与到同一项工程,工具的发展、高度自动化是必然的趋势,所不同的是早晚的问题。从个体的角度,需要考虑未来的转型,不随时代进步,被淘汰几乎是必然结果;从社会的角度,政府机构需要提前做好规划,以新的职业更替即将被淘汰的职业,以应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 高度自动化工具带来了便利,降低了准入的个人能力标准,但这也只是相对社会整体的快速生产而言。对于个人而言,关键在于是否安于现状,捷径往往是为了快速立足,想要站稳,欠下的终究要还。工具带来的便利给我们带来了掌控的迷惑性,基于熟练的掌握具有很强的机械性,也就是熟练工;透视工具本质,从职业的角度去思考,才能勉强获得相关职位的称谓。
- 自动化工具应本持着解决问题的根本点,一个技术的好与坏,与是新还是旧无关,与是谁开发的无关,与能多大程度解决问题有关。
《玻璃笼子》从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观点来阐述对于自动化的态度。其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倾向于是对快餐式文化、放羊式生活的一种警醒,如自动化的应用、相对稳定的工作等针对很多角色来之太过简单,人性使然,越容易得到便越不会去珍惜。个体需要对生活、对工作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去探寻,这一切并不取决于来源工具内或工具外,而在于内心诉求和规划。
科技一直向人们提出挑战,让人们思考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让人们扪心自问人究竟指的是什么,我在本书开头已经提到了这一点。自动化延伸到了我们存在的最私密领域,从而增加了风险。我们可以让自己在技术浪潮中随波逐流,也可以逆流而行。拒绝发明并不是排斥发明,而是让发明融入我们的生活,让进步脚踏实地。技术人员心爱的《星际迷航》中有句经典台词:“抵抗是徒劳的。”但是,事实与之相反。抵抗永远不是徒劳的。如果如爱默生所说,我们生命力的来源是“活的灵魂”,那么我们最崇高的责任就是抵制任何削弱或腐蚀灵魂的力量,不论其来自制度、商业还是技术。
关于我们,最显而易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件事是:我们每次与事实碰撞,都会加深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并更好地成为它的一部分。在与挑战搏斗时,我们可能期待辛勤劳动尽早结束,但是,如弗罗斯特所言,正是工作本身造就了我们。自动化将结果与过程分离。它使我们更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却让我们远离了认知的任务。当我们每天面对着屏幕,我们与苏斯渥普部族一样,也面临着同样的生存问题:我们的本质是否还是在于我们的所知,抑或我们现在满足于用需求来定义自己?
这听起来是个很严肃的问题,但目的是获得喜悦。活的灵魂是明亮的灵魂。通过将工具视为经验,视为自己的一部分,而不只是生产的手段,我们可以在技术将世界更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享受其带来的自由。100多年前,劳伦斯·斯佩里和埃米尔·加香在巴黎明媚的春光中爬到自己由陀螺仪平衡的寇蒂斯C-2双翼飞机的机翼上,心中充满了恐惧和喜悦,他们飞过看台,看到下面的人群敬畏地抬头仰望。在我的想象中,这就是他们当时所感受到的自由。
以程序员某个职业方向为例,
第一阶段,业务实现,可满足功能
第二阶段,在可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思考业务背后的本质诉求,从程序设计角度优化业务的展现,并提供内部稳定的结构
第三阶段,跨越时间的限制,基于业务经验与设计经验,前瞻业务细节变更的可能、演进的趋势,以适当的代价,推动业务设计,架构中预埋抗风险机制
第四阶段,突破程序式思维的束缚,附上人文的、优雅的、艺术的思维去进行设计,考虑受众的理解能力、环境因素、主次关系等等。因此该阶段可能需要走出理工科的圈子,尝试理解文学、哲学、宗教、诗歌等作品;需要尝试不同行业,体会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运行模式、不一样的结果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