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家庭的觉醒》
作者:沙法丽.萨巴瑞
类别:育儿
阅读时间:2021年9月9日
重要信息:
她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专注西方心理学和东方哲学的融合!为读者和客户展现了两个世界的不同精华。
《家庭的觉醒》是继《纽约时报》畅销书《父母的觉醒》后萨巴瑞博士重磅推荐的又一新作
相关阅读:《父母的觉醒》《重新生长》《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我是妈妈,更是自己:活出丰盈人生的十堂课》《陪孩子终生成长》《让学校重生》《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1.现代社会对养育子女的误解和自身内在的局限蒙蔽了双眼和局限
2.带领父母踏上觉醒之路,超越为人父母的恐惧和幻想
3.培育真正的亲子关系,让孩子真正成为他自己
看完回顾
书的主旨:
我们越觉醒离孩子的心越靠近,也越能给孩子温柔有力的教养。做真正的自己,而不是自己或他人认为我们应该成为的人。
内容概述
一把让你的家庭和教养儿女轻松起来的钥匙…要把我们所有人从“培养”完美孩子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不仅是我们渴望的那种家庭生活的入门书,也是成为一个人的指南——更轻松、更爱、更快乐地生活。
用智慧之光照亮教养儿女最应该觉悟的方面:发现孩子的个性和目标,并打开实现目标的道路。
对最近流行的“直升机式教育”等趋势的一种纠正。这本书教导人们尊重孩子作为人应有的权利,并敦促父母放手让他们茁壮成长。
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相信孩子的潜力,并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在于安静和开放。
词句积累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真正的自我时,我们便觉醒了。觉醒会令我们意识到,保持真实是多么自由——做真正的自己,而不是自己或他人认为我们应该成为的人。
一旦我们与自己的心灵联结,那么为孩子创造空间,让他们与自己的心灵取得联系,便成了为人父母的重要目标。
一个觉醒的家庭致力于让每位成员都表现出真实的自我。
从而为孩子拥有、发现并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铺平了道路,让孩子培养起与自我和他人联结的能力。表达真我的权利,对他们当下和未来成为坚韧、坚强的人至关重要。
觉醒的家长愿意当新型育儿模式的建设者,在新模式里,家长与子女是平等的,沿着觉醒的道路携手成长。
他们的关注点永远是父母意识的觉醒,而非孩子的行为。这是本书的核心观点。
当父母学会关注当下,学会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整个家庭就会充满活力。
每个人都关注自我,充满自信,敢于表达,从而可以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表达真我。这就是觉醒家庭的使命。
自我的咆哮:当孩子们没有足够的自由来发出他们真实的声音,而是被父母的条条框框所压住和湮没时,他们便会成长为焦虑而压抑的人。
每天练习觉醒意识很有价值。当觉醒意识提高了,人变得“觉醒”或“警觉”了,我们便会习惯性地区分“自我”引起的应激反应状态和来自真实自我的更平和、更公正的状态。
庆幸的是,朝觉醒迈进一小步,亲子关系的质量会提升一大步。我们的心越觉醒,我们与孩子的心灵将越亲近。
传统的育儿方法认为,家长情绪爆发,陷入焦虑或恐慌,都是孩子的过错。
觉醒的教养方式打破了游戏规则,因为它试图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本身。
孩子需要被欣赏被肯定,而不是我们作为父母捍卫自己的自尊和面子
父母必须转移育儿焦点,从控制孩子转向支持发展孩子的体魄、情感和心智。对孩子的控制欲根植于我们的恐惧,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当作为父母的我们一步步地摒除自己的焦虑时,我们的孩子也会相应地一步步朝着成为自己生命主人翁的方向迈进。
大部分的父母子女间的沟通障碍都源于这个断层——一个享受着生活的每个瞬间,一个却关注往前走。
我所指的孩子“活在当下”的能力,是指孩子能全心全意投入到他们眼前正在做的事情,包括他们其实此刻什么都没做的情况。他们天赋的智慧、真挚的愿望、自然的天性与兴趣都会被激活。
只要我们致力于帮助孩子实现自我,而不是逼迫他们成长为家长心目中的样子,孩子就会茁壮成长。
把孩子看成是完全有能力书写自己人生篇章的独立个体时,他们才能展现出与生俱来的活力与勇气。
我们必须觉醒,认清内心的欲望、独特的个性倾向,坚定目标,脚踏实地。
通过我们赞赏的目光、真心的陪伴、恰当的关怀而不是宠溺,孩子便能发展出强烈的自我认知感。
从观察这一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开始,仔细观察每个时刻你真正看到的事情。
传统的子女教养模式早已让家长们习惯性地认为,当他们被孩子激怒时,那一定是孩子的错。
摒弃“孩子总是恶意地激怒我们”这个错觉,是觉醒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只有去检视为什么孩子的行为会促使我们做出负面的反应,才可以改变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这一点对任何亲密关系都适用。
世界渴望变革,而家就是变革开始的最好地方。因为家是孩子学习如何爱自己和爱他人的地方,学习如何解决争执,如何关心身边世界的地方。
身为家长,我的目标是把我的孩子抚养成这样一个人,坚定地根植于自身,明确自己的内在价值,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并与我保持着稳固的关系。
自我觉醒
1.养育孩子也是自我的修行
2.我们关注孩子的成长其实更重要的是作为父母我们自身需要成长,只有我们自身做好了,才能影响孩子
3.言教不如身教,在身心合一的路上,步履不停
教育路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只有不断的学习
对于教育类似的书籍,我们不可以过于神话,需要勇敢的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