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末的这个寒假因为疫情的关系委实有点长,在家蛰伏修整了近2个月之后,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新的学期来临了。
教师的工作,看起来是波澜不惊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句话说得好:“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其实我们的学生是新的,他们就像冬季干涸的幼苗,期待知识雨露的灌溉;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所以即使是讲过多遍,老师也会保持最初的激情,而且在每堂课、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的发挥和感悟。
教师上每一堂课都像一位演员要调动全身的热情,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全神贯注投入新的表演......就在这日月轮回之中,一批批稚嫩的孩子带着个人的成长和一定的专业技能,走向了社会,开始了新的人生;一位位教师奉献了华年,任青春流逝却无怨无悔。
前两天看到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引起了我的反思,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
三年的大学时光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非常短暂的一瞬,当同学们走向社会以后,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地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教育。
所以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老师是孩子教育环境中的一部分,老师须尽可能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环境......”
因此,不能仅以知识的传授为全部核心,也不能存有偏见只关注用心学习、热爱学习的学生,而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内在,尽可能激发他们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我的课每学期结束时,会做一个调查问卷,问几个小问题。其中在问到对未来的计划时,有好些学生回答要“挣大钱”,这也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主要还是同学们的阅历有限。
应该在课堂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到一门技能,能承担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脚踏实地找到适合自己并自己喜爱的方式,去渡过自己的一生。不但要有物质的追求,关键是心思和心情上的健全。这需要我们长年累月、潜移默化,一点一滴地去浇灌。
那么,最重要的是作为老师也要不断成长,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我现在发现自己无论在知识体系,还是精神思想方面都非常欠却。我也渴望通过聆听智者的讲座、通过阅读学习、通过观察别人的优点来开阔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只有自己的层次提高了、眼界开阔了、内心丰盈了,才不会在课堂上只讲一些大道理、讲一些死板教条的东西让学生难以接受。
所以,人在任何年龄段都要不断进步,不光是完成自我、实现自我,关键是要超越自我!
这是新学期即将到来,自己的一点思考,也是对自己的警示。但愿不要成为纸上谈兵、付之东流。
三年的疫情,每学期的教学活动都有被迫中断而改为线上的时候,但愿今后:天容海色澄清、教学环境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