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它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要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民主协商的意义是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人民当家做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维护社会团结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商民主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它不仅能够弥补个人的有限理性、改善决策质量、促进科学决策及决策的合法性,能够改变政府的执政方式,促进政府管理向政府治理的转变,还能够促进共同体力量的形成,形成公共责任,并且培育公民的政治文化,成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一是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协商民主则能使人民持续而直接地进行政治参与,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的民主协商,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二是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协商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通过协商民主把群众路线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范畴。三是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协商民主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多样性特点,有利于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达成广泛共识。四是有利于提高决策落实的效率。协商民主通过凝心聚力广泛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决策落实的效率。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