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维度来看问题,往往有不一样的发现。
一、换位思考,是最高级的共情能力:
人类天生就拥有一种可以切换不同观点的能力,哪怕这个观点是非常抽象的。而且,人类可以不用亲眼看见实体,仅凭想象就可以产生出相关的情绪,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不用面对面交流,仅仅是通过文字、音乐、绘画这些媒介,就能传递情绪和知识。
虽然共情能力是我们天就有的,但是最终我们感觉到的是什么,是会经过大脑更高级的意识加工的。这种加工的过程,就叫做“重新评估”。
举个栗子:
有人告诉你,某个创业人士因为被合作方骗钱,导致企业破产,现在生活很窘迫。你本能的共情能力会让你觉得这个人很可怜,可是,如果你知道这个人其实是在做违法的项目,你的大脑在经过“重新评估”这个过程之后,产生的想法就不是同情了,而是“活该”。
最高级的共情能力,就是“换位思考”。也就是说,换位思考跟共情能力不一样,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需要经过后天教育、让大脑通过“重新评估”这个过程产生的。
所以,不要再怪别人为什么没有站在你的角度来替你着想了,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他们的本能。很多沟通方面的误解,都是由于双方无法换位思考导致的。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如何运用到人际交往中呢?
一个很简单的应用,就是在发微信的时候加上表情:有时候你认为你发的一段话很平常,但在别人眼里看来像是在发火。这个时候,加上一个表情,能够辅助表达你的真实情绪,减少沟通中的误解。
二、模仿,能够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共情:
在80年代之前,科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模仿能力是后天习得的、不是天生的。但在一系列针对人类新生儿的实验之后,结论是:模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
最小的一个可以模仿大人表情的新生儿,出生仅仅42分钟,这个时候婴儿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自然不可能是出生之后迅速习得的能力。而且,模仿不仅是人类婴儿的能力,在别的刚出生的小动物身上也有。
模仿,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最简单的方式。
有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场聚会上,如果有一个人放慢了说话的速度,那么其他参与者也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说话速度,而且是无意识的。当被模仿的人意识到别人在无意识地模仿自己之后,就会对模仿的人表现得更慷慨。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无意识”的模仿。如果为了拉近跟别人的关系,“下意识”地去模仿对方,大脑实际上是能够通过“重新评估”识别出这种刻意的。所以,想要通过刻意模仿去拉近人际关系,往往会适得其反。
比较适度的应用是:在破冰环节设置模仿游戏、聚会上规定统一的着装要求、使用对方偏好的词汇来交流等等。
三、影响他人共情:情绪在前,思考在后:
这个观点在很多谈论思考模式的书中都有提及,比如《象与骑象人》《思考,快与慢》等。
能够让人类产生基本情绪的爬虫脑(大脑的深层内核),是在原始爬行动物身上就已经有的功能;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发展出了很厚的顶叶和额叶脑层,让我们可以控制和思考爬虫脑的本能,这是为什么我们可以控制本性的原理。
简单来说,就是情绪在前、思考在后。我们的情绪往往是先于大脑的,很多时候,不是大脑经过思考之后产生了情绪,而是情绪引导了大脑的思考方向。
这种反馈模式在过去是能够增加我们的生存优势的:在原始社会,如果你看到有一群人惊恐尖叫着逃跑,你会本能地变得同样惊恐、跟着一起逃跑,而不是停下来思考分析这些人为什么要逃跑?因为一个短暂的停顿,就可能变成猛兽的腹中餐。
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已经不用像古人那样面对极高的生存风险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警惕的是:这个想法究竟是我自己经过深入思考得来的,还是受到情绪影响得出的?
在商业谈判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强调要营造出一个令人舒适、放松的谈判环境;或者是在电话拜访的时候保持微笑,这样对方在听筒的另一头,也会通过你的语音语调感知到善意。这些小技巧一般被解释为“心理暗示”,但更多的是因为符合了人类情绪在前、思考在后的反馈模式。而适度地运用这些小技巧,也能成为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