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除夕网络太堵,还是西安欺负我外地人,昨晚怎么发都发不出。今天白天在兵马俑手机上刷,也一直刷不出。生生误我一日叨。我自己内因的拖延我很释怀,外因导致的拖延我就假装很懊恼。
「1976」
1、每到香港,总有感念,
狭仄。人口稠密、地域狭小的地方很多,东京都、曼哈顿、新加坡、威尼斯、澳门……但都没有像香港这么稠密这么狭仄,
先天地理所限下,香港发展出了对土地的极致利用效能。对比内地大多城市,城建面积之浪费,简直无地自容。
牛 x 的是,香港从这样的狭仄中,竟然发育出一种连通天下、纵横四海的气魄,
2、这次来,是为参加亚洲协会年会,一年一期一会,
今年这是我参加至今主题最沉痛的一次:纪念二战结束 80 周年。
犹太大屠杀幸存者亲身分享,
从即将被杀的队伍中,意外被拉出来,在奥斯维辛附近的地窖里躲了几个月,和老鼠成为朋友……
还有南京大屠杀,慰安妇,
找张瞬间欢笑的照片对冲下这些人类共同的创痛吧。
3、🇭🇰香港这几年是有点失落,
航运、金融、地产、旅游……几个支柱都受创,
想承接中国出海这波大浪潮,可大陆的商品\产业\资本直接就奔目的地市场去了,并没把香港作跳板来用,
反而南边狮城,借势反超,前几年 gdp 越过香港后,差距越拉越大,风头一时无两,
很多香港朋友聊到这,不免懊丧,自嘲曾经位列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与纽约伦敦齐名,纵横天下,何曾把坡县小儿放在眼里,如今却落得“金融中心遗址”的名号,心中郁结。
不过,对我们大陆 70/80/90 这几代,看着港片、听着港曲、追着港星长大,对香港的情感是无可比拟的,
只要走上香港的街道,看到双层巴士和红色出租车,听到叮叮叮的人形交通灯,坐进茶餐厅点上丝袜奶茶菠萝包车仔面,无数经典记忆就都涌上心头,
尖沙咀、铜锣湾、油麻地、旺角、湾仔、元朗、弥敦道、轩尼诗道、皇后大道、狮子山、天水围、九龙城寨、重庆大厦……
无论来没来过香港,我们都能随口报出一长串香港地名,
无论来过多少次,都依然对香港情义浓烈。
这绝非其他海外华人聚集地可比肩,更不消说远隔重洋的别族异乡。
近来香港在区块链\web3.0上动作频频,针对大陆的人才引进计划也很有热度,
前几天实地考察了香港科技园,很多优质的硬核项目和技术研究……
城市和人一样,总有周期低潮,衷愿香港早日走向新一轮璀璨夺目。
区区此心,敬东方之珠。
对了,午夜香港毕拉山道上,邂逅野猪大家族,
让我又品味了一次流量侵袭的快感。
以及,每次都能遇见的港岛上盘旋的鹰。
像香港的护佑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