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九天,今天终于把岳南的《南渡北归.南渡(上)》读完,作者从烽烟四起抗日年代写起,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高层知识分子与社会精英,由抗战区转移到敌后区的故事。这本书资料详尽地叙述了胡适、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傅斯年、陈寅恪、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等一大批名满天下的民国大师的工作和生活,还讲述了北大、清华、南开、同济等高等学府的变迁与辉煌,这本书回放了一个个精彩的历史瞬间,让我闻所未闻,内心受到很大的震撼。
在硝烟弥漫,满目疮痍的战争年代,诸多大师们虽然出生在贫弱交加的中国,但是他们却有放眼天下,为苍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和学术高度。他们才高八斗,本可远走海外,却居于危难之帮与国共患难;他们学富满车,本可安稳度日,却四处奔走,消弭战火,传承文明;一甲子分离,他们各为其主,本可高居庙堂,却直言上书,为生民立命,为文化留种。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不顾日军重重封锁,冒着生命危险,返回北平抢救出关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科学珍宝----约50毫克放射性镭;梁思成弃贵重物品而不顾,只携带的几箱资料和工作用品,生活方面只带了几个铺盖卷和一些随身换洗的衣服,带着不能承受千里奔徙的颠沛流离之苦的林徽因辗转到湖南临时大学;梁启超在不顾病情未愈,携在意外获得《信州府志》书后,竟出院回到天津家中,扶病连续笔耕七日,最终于北京同仁医院病逝;梁思永顶着正在黑龙江地区流行的鼠疫,冒着时断时续的战火,到偏僻荒凉的昂昂溪五福遗址开始调查、发掘文物。大师们几经周折,由北平到长沙,由长沙到昆明,由昆明到四川李庄,他们躲过了飞机的轰炸,在简陋的条件下,去西南进行各种考察,继续办学校,培养一批人才,继续做研究,写出一批大师级的作品,甚至为西南创办附属中学及小学。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身上无不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文化情怀!正是这种精神与情怀,才缔造了百年名校,振兴了民国教育。他们对文化的追求与弘扬的一片痴心,在战争年代,越发彰显了高尚的人格魅力。
当国难当头,民族危急之时,中华儿女与国家民族同仇敌忾,热血翻滚、魂魄激荡在全国迅速蔓延。蒋委员长在重申日本所提出的四项和谈条件,明确表达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与日寇决一死战的坚定信念。重庆黄山官邸两次遭日机轰炸,面对血肉横飞的惨象,他心怀忧愤但不为所惧,继续在残破的官邸办公和召开会议,周身透出一股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气。原来,他一直是八年抗战期的一柱擎天的力量;张自忠将军在敌众我寡,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旋拔剑自戕,壮烈殉国。在最危急的时刻用将士们用肉体与炸弹、刺刀搏斗,用鲜血浇泼战火的烟焰,他们不仅仅是一群人,更是一座令世人仰止的高山。民营企业家卢作孚,在武汉沦陷后争分夺秒抢救当时整个中华民族工业的精华,国家仅存的一点元气----重要器材;全裸的民生公司职员和当地纤夫,为抢运战时物资,于寒风凛冽中在长江岸边匍匐前行;军民不分、通力合作的悲壮场面,以及在硝烟密布、弹片横飞的川江水面负重前行的身影。这些都将永远留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史上而使后人越发奋励。正如南开校长张伯苓说的:“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奋励。”
另外这本书,每一章的后面都有详细的注释,它和正文相得益彰,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每一章背后都有密密麻麻的注释,用以说明自己所引材料的来历。序章“烽火照京都”文后的注释就有17个,这些注释短的只有三五十个字,长的以千字计。该章的长注释有两个,其中蒋介石担心宋哲元与日本私订抗战协议的注释有一千多字,宋哲元与二十九军将领撤退一事的注释有4千多字。写一本文学著作肯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在注释上,足见作家面对历史的那一份敬畏。
201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