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玲珑
在医院的输液室和女儿一起看完了伊朗影片《小鞋子》,随着片尾曲的响起,字幕飘过,惆怅着、呆坐着一遍遍回想着那些片段。女儿把头使劲的往我怀里蹭,轻吻着我的脸颊,明净的眼眸里满是泪水,哽咽着说:“妈妈,我真想给他们买双鞋子”。嗡嗡的鼻音带了哭腔,成人世界多伪善,儿童的心眼才最真。
穷人家的孩子阿里买菜时不小心弄丢了妹妹唯一的一双鞋子。为了不受父母的责骂,也为了不给家里增添负担,他和妹妹沟通后决定不把这件事告诉父母。阿里和妹妹的上课时间是不一致的,他便决定把自己唯一的一双破球鞋先让给妹妹穿,妹妹上完课马上赶到胡同口把鞋换给他穿,他再奔跑着赶去学校上课,天天如此。
印象最深刻的细节是妹妹做试卷时分心留意着时间,为了不让哥哥迟到,她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去和哥哥换鞋;在奔跑的途中不慎将一只鞋掉入了小水沟,她穿着另一只鞋跟着水流、跟着鞋子跑,看着水沟底被堵住的鞋委屈的抱着电线杆哭,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鞋打捞上来哭着对哥哥说不愿再穿;阿里一边埋怨妹妹迟到,一边穿着干湿不一的鞋急匆匆跑去上课,心急如焚;
妹妹一直渴望着能有一双属于自己的鞋子,可以像同学们一样慢慢走着去上学。每次穿着阿里那双又大又脏破轮船似的鞋总会没来由的觉得自卑,恨不能把脚藏起来,因为对鞋子的极度渴望,她会特别留意同学们的鞋子,学校操场上的特写镜头一 一拉近、放慢,风吹起裙摆,当她无意中看到自己那双被同学穿着的旧鞋子时收敛的惊喜,和阿里一起去同学家准备要回鞋子时却发现同学爸爸是盲人,是比他们还要穷的人。金色光影碎碎的落在兄妹俩脸上,妹妹沉默着低下了头,那一瞬间似乎都能听见她幽幽的叹息声。镜头在他们身后以高度写实的手法捕捉着属于孩子的无奈,没来由的一阵心疼。
都说越贫穷越能看到真正的善良,贫穷不是善良的原罪。穿了妹妹旧鞋子的女孩捡到了阿里送给妹妹的自动铅笔,宝贝似的小心翼翼摸了又摸,可第二天还是毫不犹豫的还给了妹妹;即便家里穷的付不起房租,爸爸却坚持不用寺庙的糖泡水喝;如果我们从不曾善良,又如何能做到真正的富有呢?善良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机会终于来了,阿里在学校的公告栏看到长跑比赛第三名可以得到一双球鞋,因错过了报名时间,苦苦哀求老师最终得以进入决赛,一开始跑的太快,想着一定要拿第三名又倒退了几步,回到第三的位置,后来因为同学的恶意碰撞,跌倒了又再爬起,风在耳边呼呼吹过,阿里眼前不断闪现出和妹妹来回奔跑换鞋的情景,想着对妹妹的承诺,越跑越快,越跑越快,这一幕大概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温暖”、“感动”,兄妹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呼之欲出,这是一场以爱为名义的赛跑。电影以特写镜头抓拍着阿里粗重的喘息声,鞋子拍击地面的“嗒嗒”声,他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自己,一定要得第三名,这个信念支撑他出人意料地率先碰线,当所有人向他表示祝贺时, 9岁的小阿里趴在地上问老师他有没有得第三名。看着奖品区的新鞋子,冠军阿里伤心地哭了,他成了最沮丧的赢家,顺着孩子情绪自然流露的细节处理在这里显的特别自然、细腻,却也让人揪心不已。阿里回家后一个人垂头丧气坐在水池边,将双脚从鞋底都跑破的鞋子里抽出来,将它们放入水池。由于过度奔跑,他的双脚都磨出了血泡,晕出了一圈圈淡淡的红。池里的金鱼,一条条围过来,为他舔舐伤口。这个慢镜头特别美。安静的画面,舒缓的音乐,淡蓝的天空,远处街角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隐隐放了两双崭新的鞋子。突然间觉得无比温暖与恬静,爱给了我们最完美的结局。
整部影片视角独特,没有大量的成人戏,没有繁复的镜头铺排,华丽的人物造型,更没有煽情的对白,平淡生活中流露出的真、善、美直击人性的阴暗面,让人措手不及。兄妹俩作为唯一主角支撑起了整体影片框架,阐述了美好的意义。不能选择的贫穷激发着善良、坚韧的心,力透纸背的艺术升华,充满了温暖的人性光辉,驱散阴暗使人激昂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