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己年少无知,少年时期多贪凉饮冷,如今落得一体寒。每逢月经来临前手凉,脚凉,小肚凉,月经期还有痛经。趁现在我还年轻,于是服用一些温里药调理身体。今天就学习我口服药里最常用的附子吧。
附子,主要生产于四川,挖采后经过加工制成“盐附片”、“黑顺片”、“白附片”。还有饮品炮制品淡附片、炮附片等。附子的药性是辛、甘、大热;有毒性。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
附子的应用
1.附子辛甘大热,走而不守,能峻补欲竭之真阳,追复散失之元阳,上能助心阳,中能温脾阳,下能补肾阳,是“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本草汇言》称”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常与大补元气的人参同用,如参附汤,用于治疗亡阳兼气脱证。若寒邪入里,直中三阴,可用回阳急救汤。
2.附子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本草汇言》称其“乃命门主药”,凡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阴寒内盛,均可应用。
3.附子气雄性彪悍,走而不守,能温通经络,驱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故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本草汇言》谓“通关节之猛药也”,《本草正义》称其“为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凡是骨节疼痛者均可用之。
4.此外,附子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可以增强免疫与机体抗氧化能力,并具有抗衰老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附子煎剂可以减弱动物血液降低、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等变化,而延长抗休克动物生存时间,具有抑制凝血与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附子使用注意
附子辛热燥烈,孕妇应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等同用。生附子可外用,内服必须经过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主要因其含有多种乌头碱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性。乌头碱样作用表现为心律紊乱、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呼吸抑制,肌肉麻痹和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