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经历相同,所以感同身受

今天,到外地出差,遇到许久不见的老友,说起当下的心情,颇有感触,我们这代人,面对工作,总是个纠结体,一边离不开,另一边又喜欢吐槽几句,就这样坚持着,虽然几年未曾交流,但却未有半分生疏,特别是在看待某些问题的观点,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不是一见如故,也不是随机附和,而是由经历引发的人的一种共鸣。人的一生发展轨迹可能不尽相同,但有的经历却都共同承担,因为这份共同性,交流变得简单但却直达内心。

联想到最近的一些现状,特别是有几个公众号的文章总会在行业引发共鸣,转发点赞无数,网上评价都打了高分,代表了一种共同的声音。陆续的看完了这几篇文章,有一个感触:不是作者多么能写,也不是文字有多大的魔性,但每一个文字都带着感情,像某些病毒一般,很容易感染别人。于是想到,好的文章大多带着灵性,能深入人心,因为感同身受,所以传播迅速。

■文字也可以长出翅膀,只为同一个曾经的远方。

坚持写作也有些日子了,一直在思考,到底怎样才能写出好的文字来,大多数时候,我们更加尊崇自己的内心,过度看中表达,把一篇文章视为文字的华丽组合。一篇用心的文章,往往透着思维的光芒,既不是蹭热点,也不该博眼球,更多的是一种交流,流水一般注入人心,舒缓而安然,而经历就是最好的辅料,一把闸刀下的生灵,往往会发出共同的声音,每一声嘶吼,都能在一个群体引发激荡。

■语言不仅仅是输出,更是内心共鸣的一份承载。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人跟人交流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有的人在一起说上三五天,也无法达成共识,有的人三五句话之间,便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语言是门艺术,但艺术往往都会浮夸,所以好听的言语可能会让人感觉内心舒适,但却不一定能让人感同身受,内心的交流和共鸣其实不一定需要多少语言,更多是要相同的经历基础,因为有着相同的历程,所以交流通畅。

■生命有时候的奇特在于,觉悟永远替代不了经历。

所谓的感同身受,其实需要一种相同遭遇为基础的,没有类似的痛苦记忆,何来你我切身的感触。比如说:职场中人,往往一个政策,上级一个抉择,都会影响整个群体的去向,再谈类似话题,只要经历过的,自然不言自明。这不能算是一种境界,而是一份实践后的心得,即使觉悟再高,光靠自己去悟,顶多算是一个空心壳子。

当我们的陈述,很快能够得到反馈和共鸣,如同黑夜中闪现的一盏明灯,给人底气和勇气,这一路并不孤单,我们的感同身受,正印证了一份经历的难得和可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678评论 25 708
  • 终于成功的戒掉了夜奶,我感觉自己如释重负般轻松。 宝宝已经16个月,这16个月,我真的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半夜都是...
    王玥霖阅读 214评论 0 2
  • 最近看了两本关于“清单”的书——《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和《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第一本是法国作家多米尼...
    空笺阅读 363评论 0 1
  • 我认识一个1992年出生的小同学。他毕业于普通的二本院校,毕业之际,他和另外六个人一起在某单位实习,两个月后,只有...
    116d4b138bf3阅读 12,090评论 17 157
  • 关于早起 4:50自然醒的感觉真的很棒!加油! 关于阅读 <真是的幸福> 幸福在哪里? 积极心理学所要做的就是找出...
    罗子墨Amber阅读 1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