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出来走动,更不要说在月上枝头的夜色里,去往九眼桥。
这个地方,真的名不虚传,入夜之后,便逐渐苏醒,一改白日的平凡,起来慵整纤纤手,薄汗轻衣,尽是风味。
那亮起的灯光,红的绿的,青的紫的,端地是姹紫千红。
说实在,除了九眼桥,夜幕中的他处也不是没有这各色的灯光。
可是味道,别怎么地也不能相比。
别的地方华灯初上是身着西装一丝不苟地坐在办公桌前,而九眼桥,则是正装下跪。
同一身衣服,衬衫扣到最顶端,领带结工工整整,贴合天突璇玑上方。
同一张面容,目光清远,脸庞坚毅。
气质,就是这么大不相同。
锦江两岸,江水中倒影着古风的亭台楼阁,点缀着斑斓的灯光,恍惚间,梦回千年前秦淮河畔。
我踏上九眼桥的时候,一个简陋的乐队正在唱《当你老了》。两个人的面前放着一个破旧泛白的吉他盒,略带沙哑的声音,低沉沉地浸入心底。
这是我23岁的生日,时至今日,我还坚定地认为,这一生,将独我一人。所以我知道,我很难会踏足进入一个地方,去触碰那样一个东西——婚纱。
我独自漫步,没有方向,没有目的,晃晃悠悠下了桥,走进一挑略显幽静的巷。
便这么来到了这门前。
这条路上,尽是上个的年老的矮楼房,偶有一楼的居民将房子改造成商铺,为黯淡的马路增添几分灯火。
一扇纯白的门,伴着明亮的光,出现在我的眼前。
若不是门旁小黑板的提示,我不会猜到这是一家西点。
推门进入,唯有愕然。
不期而遇,不止单指我来到这件店,也是我内心的构想在现实中与投影相遇。
毕竟,这和我脑海中的婚纱小店,别无二致。
明明知道是自己的选择,不会有那个他,不会为哪个谁披上白纱,却还是会去幻想我一身执白,薄纱摇曳是何种风光。
其实不是不渴望,只是多疑敏感又缺少安全感,害怕受伤于是拒绝开始。在自己的洞穴里,假装一枝独秀也是灿烂。
可是现在夜也是深了,也是寞落,却还是假装,依旧坚强。
或者脆弱……
要了伊丽莎白和绿之恋,送了两杯茶水。
我上了阁楼。
店里很空,只有我这一丝人气。
我的面前,摆放的东西,不多,也不少。
西点很小,桌面很大。角落的落地灯有着旧旧的橙黄的光。
这点心名字取得真是好呀。
伊丽莎白。
我知道有一家婚纱叫做伊丽莎白,久闻大名却连他家橱窗都未曾路过。这个地方,在我的心中多,多少有些雨季酸涩的味道,如同这同名的小巧糕点。
那清爽的酸味是百香果的,时有时无,我无法知道我下次送入嘴中品尝到的,是酸的亦或是一口甜甜的香草。西点有心,是暖味的茉莉,西点有底,韧性的饼。
我不禁怀疑,这味道是否就是理想中的婚姻。
有饼作为基础的生活是香草味的,里面有清新的茉莉代表爱情构成中心,当然,偶尔也有酸味,可这酸味却是爽口的。
建筑在一定基础上的婚姻,情投意合,彼此忠诚,于是总体是甜蜜幸福。偶尔快到纪念日,男人工作忙碌似乎忘记,女人心中酸涩又固执不肯提醒。于是纪念日当天,女人的心酸泛成一江的水,此时此刻,又突然收到来自男人的礼物,惊喜构成满满的甜意,把人心都暖成春水了。
绿之恋貌似多肉,我喜欢这种植物,却连它都养不活,水总是少了多了,于是根就烂了枯了。这小东西活的时候可爱的我恨不得一口吞下,死去之后又是难过忧伤。这相似的西点到时能满足我曾经的愿景,却还是不舍得一口囫囵,细细品味,尝到了恋。
有着薄薄的,脆脆的壳,里面的肉是抹茶,心是伯爵茶。
是的呢,相遇于一个春天的抹茶,在时间的发酵下刹那诞生了伯爵茶,是在预祝青涩的恋情终能发酵成醇香的姻缘么?
夜色渐浓,九眼桥还是热闹,这个地方不缺美人和酒,还是有让人独自落寞,矫揉呻吟的地方。
谁听当你老了,谁喝一壶红茶,谁品尝西点。
可惜独自一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