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读的最后一本毛姆的作品,这带有半自传性的小说充满成长的疼痛、生活的砥砺、残忍的感悟,满是现实的阴暗冷酷,但也正因此,在这之中闪现的温情、光辉才格外耀眼与打动人心。作者的“无情”是我最深的感受———常在字里行间惊恐地发现毛姆那利如尖刀的笔将你隐藏起来不敢示人的阴暗面挑出来剖析、放大,让你羞耻到浑身颤抖、冷汗直流。
你是否身在现实的泥潭却怀抱理想的月光?你是否给予爱情和友谊深切的期待和寄托?你是否觉得自己可以自由如一头脱缰的野马驰骋在人生的疆场?你是否觉得生命可贵?是否认为自己活得很有意义?你是否觉得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现世安稳就是幸福?如果你活在这种自我意淫的积极中,那这本书会让你心惊胆寒地产生怀疑,因为它告诉你这些追随主流的光鲜靓丽的价值观并非靠得住。
如果你宁可要沉重的“真”也不要虚浮的“美”,如果你相信真正的“美”之花开在“真”之根基上,请把仰视太阳的目光低下来,通过幽深曲折去探看一番冷酷的真实吧。
本书英文原文题目为“Of human bondage ",其中bondage在柯林斯大字典中的解释为“the condition of not being free because you a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something or someone”———一种被某人某事强烈影响导致的不自由的状态,翻译为“枷锁”更加形象地阐释了这一含义。
本书主人公叫菲利普,作者用他的经历揭示了加置人生的八大枷锁。
一是生而带来的缺陷。基督教认为人是带着原罪降生的,但作者从现实的角度认为人是带着缺陷降生的,不论是生理上的还是性格上的。生理上的缺陷就如菲利普的天生畸足,一生给他带来羞耻和障碍,也有天性上的缺陷如肤浅、浪荡的米尔德里德和格里菲斯等,致使他们注定受心灵流离之苦。
二是“他人”。就如萨特所言“他人即地狱”,从菲利普进入学校开始,这种他人恶意就让他苦不堪言———同龄人的凌辱、老师的蛮横,付出真心相待的朋友的冷漠……。这种他人的恶意给初次接触家人以外他人的菲利普的心灵种下了对人性失望的种子,这失望一直伴随着他,以致后来对所有初次接触的人都有本能的警惕和防范,也对持久关系不抱期望。也许与人相处的真正可怕之处还在于:我们只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感情,不知道对方的感情和想法,也许我们忙不迭送出的真心在对方看来无足轻重甚至被耻笑和利用,他们用情绪调动我们的情感,而我们浑然不知。
三是世俗的庸常法则。不得不承认以社会名义构建的一切———教育制度、阶级观念、职业分层甚至于普世价值无不是建立在塑造个人于趋同的目的。但这种求同排异无疑是对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压制。就如帕金斯先生所说“学校本来就是面向资质平平的孩子所建的。世界上到处都是圆圆的孔儿,就算你是个格格不入的方头栓子,早晚也要适应其中。谁有精力去注意那些特别有才华的人呢?”而庸常之众往往极度专制,世俗的力量加之个人,要想不被控制,实在太艰难。
四是无法超越自我的自负。这种自负几乎人人都有,表现为:自以为是的盲目自信、肤浅浮夸的浪漫主义、对除自身感觉之外一切的不信任的怀疑主义,在小说中就是执迷不悟的范宁.普里克,自诩诗意的海沃德和自我放逐的朗克肖。这种自负使范宁.普里克看不到自己艺术天赋的缺乏,执着的追求却总是无法达到目标,生活的困窘和内心的绝望最终将她压垮;海沃德活在自我构建的诗意和浪漫中,严重脱离了现实,整个人生空洞而没有任何建树;朗克肖看轻一切却又不甘平庸,他将自己放逐在无所作为的境地,但终究还是没能实现他的愿望。自负的可怕在于它轻易蒙蔽了人的心灵,限制了拓展自我的可能。这重枷锁的打破需要时刻反思的清醒和勇气,就如菲利普放下面子承认了自己在绘画领域的天赋欠缺。
五是信仰的枷锁。把信仰视为枷锁有点尼采的意味,但没有反宗教的意思,只是随着阅历的增长心灵的真切感受:幼小的菲利普在宗教氛围浓厚的环境下长大,耳濡目染以及强制的灌输下形成了模糊的宗教信仰。孤苦、无助的少年将宗教和上帝视为依靠,用苦行的方式进行祈祷,渴望信仰能治好他的跛足、满足他的需求。这让我想起曾经和导师一起去终南山上的佛寺,进寺后,老师跟我说:“你来拜佛,只要诚而莫要求,有求必苦。”任何的依赖和寄托,到头来都成为心灵的枷锁。另外,宗教信仰滋生未加辩证的道德观,时时进行“良心的监督”,而人性自带的阴暗又往往与宗教教义相反,罪恶感和恐惧油然而生,或是信仰枷锁的另一重束缚。
六是现实与理想永难弥合的差异。现实的丑陋与命运的无常实在让势单力孤的个体生命苦于挣扎其中。在菲利普看来,理想中的爱情应该是命中注定的一见倾心,实则多数是各自为己打算的博弈拉扯;理想的爱人应该美丽、温柔、不俗,实际上,这样的人我们不一定会爱上,在一起后又会如阿西尔贝一样觉得无聊透顶;理想成为艺术家,实际只能做个二流画师;以为一直奉行良好行为准则就会过上不错的生活,可一个命运的浪头就能彻底把你的生活掀翻。现实的桎梏强大到碾压一切理想,这层枷锁让人绝望,多少人因为承受不了而自甘堕落、生无可恋。
七是情欲的不可控。毛姆几乎在他所有小说中都会提到这个问题,我称之为“无理之爱”,就像《面纱》里沃尔特对凯蒂说的“我知道你愚蠢、轻浮、没有头脑,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的目标和理想既庸俗又普通,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二流货色,但是我爱你。想一想真是好笑,我竭力去喜欢那些讨你喜欢的东西,忍受折磨也要对你隐瞒起自己,实际上我并不无知粗俗、不爱散播丑闻也不愚蠢。我知道你何等害怕智慧,便尽我所能让你觉得我是个大傻瓜,跟你认识的其他人一样。我知道你嫁给我只图一时利益,我是那样爱你,我不在乎。”菲利普遇到了米尔德里德,也是如此,不可控制的爱上了他,理智明知这个女人肤浅、狠毒、恶劣,却只能旁观不能掌握主导权。强烈的情欲裹挟了他,乃至将自己的金钱、自尊、情感、人生悉数奉上也再所不惜。“他想得越多,就越确信只有让她心甘情愿地屈服,自己才能真正重获自由。”这情欲带来的枷锁是一种对得不到的执念,执念越深枷锁越重。经历了背叛和伤害后,菲利普终于在一天发现自己已经不爱她了,解开情欲枷锁的菲利普开始享受学业带来的充实和友谊带来的乐趣,而这之前他完全沉浸在对爱情的追逐中无法体味这些。可见这重枷锁在放下执念、专注自身时就会自然解开。
第八,生死的意义。不得不承认人的很多烦恼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我们不也常说“我这么做有什么意义?”这种追索带来的苦闷和失落给我们心灵带来枷锁。而别人灌输的心灵鸡汤也只会让我们更加焦虑,是不是做不到财务自由就是人生的失败者;是不是未嫁的好男人人生就毁了;是不是不能到世界看看人生就遗憾……幸而,最终菲利浦挣脱了这重枷锁的束缚,看着朗克肖送给自己的一块针织毯,从中体味到“人生没有意义”,认识到这一点,最后一重枷锁从他身上解开,他感到了彻底的自由,也坦然面对生活给予的苦难和欢乐——一切只是生命图案上的一个丝线一个花纹而已。
“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带着枷锁生存是人的注定命运。正是这重重枷锁让我们正视生活,而忍着疼痛和血泪打破枷锁才能体味活着的真实。看到挣脱枷锁实现了个体自由的菲利普最后的选择,终于释然,热泪盈眶。生命没有意义,但是对每个个体而言我们都在编织生命的图案。这份图案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只在乎我们在编织的过程中是否按本心去投入,不论是周游世界还是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没有优劣之分,生命的天平也没有倾向于哪种选择,我们要做的是追求本心,安稳、幸福、充实的走完生命之旅,编织自己生命之毯。
我只写了枷锁,却没有写怎样打破,菲利普的解脱之道也只是一个个体的成长之路,没有普世的指导意义。认识到枷锁的存在已经是迈往自由的开始,至于怎样打破枷锁获得心灵的自由需要我们在用心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中自己去寻求。人生不需要指导,谁也没有资格说自己的“毯子”就是别人编织的样本。就如王尔德所言“别人已经有人做了,你只需要做自己。”
毛姆也是这种态度———他从不教化,只是揭示,不探求普世价值,只探索人生奥义。他既不鼓吹理想主义,也不贬斥世俗的现实。我们在他这里无法找到人生指导,只是看到更大的可能性。